關于超臨界600MW機組機組主再熱汽溫調整與控制操作指導
超臨界600MW機組在30%BMCR負荷之前相當于強制循環汽包爐,這時的給水調節手段和汽包爐是一樣的,其給水的調節方法參見以前的調節方案,這時的汽溫調節也不存在任何問題,但是轉直流之后,直流爐和汽包爐的汽溫調節手段是不一樣的,這時的水冷壁是集蒸發、過熱于一體的受熱元件,這時的給水調節要以分離器出口的中間點溫度為依據,當高加投入時,要保證中間點溫度有10℃左右的過熱度,給水量在參考主蒸汽量的前提下,盡量滿足當前負荷下的設計給水流量,同時如果各級過熱器出口汽溫能保證在規定汽溫的±10℃以內,則用減溫水來調節汽溫,否則要考慮煤/水比失調的問題,一般燃料調節比較難,用給水來控制汽溫則相對更精確些,所以汽溫高了則增加給水,汽溫低了則減少給水,這樣才能保證汽溫的平穩。再熱汽溫盡量用煙氣檔板來調節,不得已采用事故噴水來調節,以提高機組經濟性,但是要注意高負荷時投入制粉系統時再熱器容易超溫的問題。鑒于目前我公司屏過內圈采用的是SA-213T91材料,其各處材質要求的壁溫限制見附表一。其汽溫控制要求更加嚴格。關于主汽、再熱汽溫度的控制要求如下:
1.正常運行應保持過、再熱汽溫在543℃,正5℃、負10℃之間,且主、再熱蒸汽兩側偏差應小于5℃。
2.主汽、再熱汽溫度之差應保持17℃,最大不超過42℃;應控制主汽溫相對再熱汽溫不得低于28℃以上,再熱汽溫不低于主汽溫度42℃以上;空負荷時,允許再熱汽溫低于主汽溫度165℃以上。
3.正常運行時,過熱汽溫可用燃水比做粗調,I、II級減溫水做細調。以分離器出口溫度(中間點溫度)來反應燃水比。保證一級減溫水出口溫度在414℃左右變化,二級減溫水出口溫度在513℃左右變化。
4.再熱汽溫正常用煙氣擋板的開度來控制,保證再熱汽側煙氣擋板開度在20%-100%之間變化。事故時用再熱器入口事故減溫水來調節再熱汽溫度。
5.當主、再熱汽溫較高,用正常的調節手段無法調節時,可采用盡量投用下層燃燒器的方式來壓低爐膛的高溫中心,不得已的情況下可用減少燃料量的方式。
6.主汽、再熱汽溫在一般情況下,不能超過額定8℃,特殊情況下,瞬時偏差值可在超過8-14℃之間變化,但年累計運行時間不應超過400小時;超過14-28℃時,年累計時間不應超過80小時,任何情況下,不得超過額定值28℃。
7.減溫水調節的注意事項:
7.1減溫水量不宜過大,以保證水冷壁運行工況正常,正常運行時減溫水量保持增減兩個方向的調節余地,兩側減溫水量偏差盡可能不要過大。
7.2減溫水調節維持汽溫,有一定的遲滯時間,不同的負荷有不同的遲滯時間,減溫水量不可猛增猛減,應根據減溫器后溫度變化情況來確定減溫水量,減溫水投自動時,改變值的幅度不要過大。
7.3當機組減負荷或停用前,應及時調整減溫水量,必要時關閉減溫水隔離閥。http://www.whtlhg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