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鐵試驗平臺又稱鑄鐵測試平臺,是工業試驗、檢測的核心基準設備,正確使用可確保試驗數據較準、設備長效耐用,需嚴格遵循 “安裝校準→清潔檢查→試驗操作→維護保養” 四步流程,具體操作如下:
一、安裝校準:奠定穩定試驗基礎
選位固定,確保承重
需將平臺放置在平整、堅固且承重達標的地面上,地面平整度誤差需≤3mm/m,避免因地面塌陷導致平臺變形;若平臺尺寸較大,建議在底部均勻鋪設墊鐵,增強整體穩定性。
較準找平,校準水平
借助0.02mm/m 精度的框式水平儀,分別沿平臺縱向、橫向的中心線及對角線方向放置,通過調節平臺底部的調整螺栓,使水平儀氣泡完全居中;找平后緊固螺栓,防止使用中位移。
二、清潔檢查:排除試驗干擾因素
表面清潔,無雜質殘留
用無塵棉布擦拭平臺表面,去除灰塵、鐵屑、油污等雜質;若有黏附的頑固污漬,可蘸少量無水酒精輕輕擦拭,嚴禁用鋼絲球、砂紙等硬物刮擦,避免損傷平臺表面的平面。
狀態檢查,確認完好
目視檢查平臺表面是否有劃痕、凹陷、銹蝕等損傷,用百分表輕觸表面,檢測平面度是否正常;若發現輕微劃痕,可涂抹少量研磨膏手工拋光修復;若損傷嚴重,需暫停使用并聯系專業人員處理。
三、試驗操作:遵循規范,保障數據較準
工件 / 器具放置:輕放穩置,避免沖擊
放置待試驗工件或試驗器具時,需輕拿輕放,嚴禁用力撞擊或拖拽平臺表面 — 鑄鐵材質雖耐磨,但劇烈沖擊會破壞內部應力平衡,導致平面精度偏移;若工件重量超過平臺額定承載的 60%,需緩慢平移放置,確保工件重心與平臺中心對齊,避免局部受力過載。
試驗執行:依托基準,按規操作
以平臺平面為基準面,根據試驗類型規范操作:
形位公差試驗:將工件固定在平臺上,用百分表沿工件表面勻速滑動,記錄讀數變化,計算誤差值;
負載試驗:將試驗工裝固定在平臺上,確保工裝與平臺表面完全貼合,緩慢施加試驗載荷,實時記錄數據,避免載荷突然導致平臺或工件損壞;
試驗過程中,禁止在平臺上進行焊接、打磨等加工操作,防止金屬碎屑污染表面或高溫損傷材質。
四、維護保養:及時收尾,延長設備壽命
試驗后清潔:除污,做好防護
試驗結束后,立即移除工件與器具,用無塵布再次擦拭平臺表面,清除殘留的試驗碎屑、油污;若試驗環境濕度>60%,需在平臺表面均勻涂抹一層薄薄的防銹油,形成防護膜,防止銹蝕。
長期維護:定期校準,妥善存放
每 3-6 個月對平臺進行一次精度校準,用更高等級的基準平臺作為參照,通過激光干涉儀檢測平面度,若誤差超差,及時進行研磨修復;
長期不用時,需在平臺表面覆蓋防塵罩,保持存放環境干燥、溫度穩定,遠離水源、腐蝕性氣體及振動源。
五、規避錯誤操作
禁止將平臺作為 “臨時工作臺” 使用,避免非試驗用途損耗精度;
禁止在低溫或高溫環境下使用,溫度劇烈變化會導致鑄鐵熱脹冷縮,破壞平面度穩定性;
禁止在平臺表面直接放置尖銳、棱角突出的硬物,防止壓痕或劃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