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年需求最突出的無源元件將是MLCC、厚膜片狀電阻和多層片狀電感。未來五年,這些器件將大量用于便攜設備及前沿電子產品之中。帶動無源元件消耗量、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將是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視,因為這些產品在設計中要求越來越大的電容、電阻、電感、傳感、濾波和脈沖能力.
除此之外,其它一些“利基型”無源元件市場的需求預計也會增長,包括表面貼裝鋁電解電容器、超小尺寸片狀鉭電容器(傳導聚合物陰極)、EMC片狀電感、表面貼裝繞線電感、DC膜片狀電容器、氧化鈮電容器、集成化薄膜無源器件、多片電阻陣列、表面貼裝PPTC和NTC熱敏電阻、表面貼裝可變電阻等。上述這些利基市場的增長應該也會很快,且利潤增長率要高于可比的大批量無源器件。在無源元件市場,截至2009年,大批量供應類產品的出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以下因素:便攜式設備增加MP3功能、有線電視市場對高清電視(HDTV)調諧器的需求和英特爾新CPU平臺的推出。
這些事件將刺激大批量MLCC、ChipR和EMC電感元件的出貨量增長,并為超小尺寸鉭電容器、固態聚合物鋁、PPS膜片狀電容器、薄膜電阻和多種表面貼裝功率電感等特殊元件創造利潤增長點。預測2010和2011年的增長情況較難,因為可見度有限。但是在36個月內,機器人、智能住宅和個人便攜電子設備等方面的快速增長將對市場帶來顯著影響,不過現在尚難以作出準確判斷。在新興市場,未來可能吸引投資的主要領域是氧化鈮電容器、薄膜集成無源器件;diamond-like電容器;超級電容器和DClink電容器組件。
獨立分立元器件市場面臨的長期威脅仍然來自無源元件功能在硅片基板上的集成趨勢,以及用于LTCC和FR4基板的整合無源材料的開發。這些技術多年前就出現了,但由于生產及封裝成本較高,一直未能在獨立分立無源元件市場取得太大進展。這些新技術目前在一些專業領域非常興旺,隨著被其它領域的進一步接受,它們的市場將繼續不斷增長。
多方研究結果顯示,對于無源電子元件的需求很可能在未來五年穩步增長,這為2007年產業擴大產能提供了理由。但在近期,如此巨大的產能同時投產,以及2007年原材料價格高漲,元件供應商有理由擔心利潤回報情況。由于在過去的15年里,市場一直在周期性震蕩,因此可以嘗試預測目前我們處于周期中的什么階段。
該市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一個五年周期的某些特征,最突出的是廠商擴大產能以生產大批量MLCC和片狀電阻產品(七大全球供應商中的多數廠商宣布,從2007年4月開始產能最多會擴張30%)。這通常是在產業銷售額顯著增長之后,而2005和2006年銷售額確實明顯增長。鉭電容器和表面貼裝鋁電容器的產能也在擴張。同樣符合五年周期的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它將從2007年4月開始影響市場。這種情況已在周期中的關鍵時刻(1996、2001和2007年)發生過。盡管2007年價格上漲同時涉及了所有金屬。這與過去不同,過去材料價格上漲只限于一兩種關鍵粉末,而2007年,受價格上漲影響的金屬的數量正在沖擊全部主要無源元件產品。
金屬成本高昂的最突出影響將體現在厚膜片狀電阻產業和MLCC產業,它們分別使用釕電阻膏和鎳電極膏。這兩種金屬的價格在2005~2007年都有明顯上漲,2007年4月將造成最強烈的沖擊,因為日本和中國將開始新的會計年度,要制訂新的工程材料合同(包括金屬粉末和金屬膏)。 釕價格上漲對于片狀電阻的生產成本沖擊太大,以致于有些廠商把供應合同轉向了原材料廠商,盡管這樣做具有內在風險且可能影響元件質量。無源元件的最終消費者有一種傾向,即重視其元件供應商所使用的原材料,不允許在使用金屬方面偷工減料或者在沒有得到其事先同意的情況下更換供應商。MLCC的情況有所不同,高層數MLCC比例較高的供應商受鎳價上漲的影響較大。但是,高容量MLCC供應商也可以放心,與之競爭的電解電容器所使用的鉭原材料和鋁原材料的價格也在上漲。
金屬價格上漲的結果將在2007和2008年(屆時新的金屬資產將進入全球市場)影響無源元件的生產成本,進而影響供應商的利潤。其綜合結果通常是一種折衷,成本在供應鏈中傳遞,并被工程材料生產商、元件制造商和最終客戶之間市場份額的變化所抵消。在本次周期中的現階段,提供寬廣的產品線也很重要,這樣最終客戶才能選用某些產品線中的更多產品。最終,在這個五年周期中,是消費者在價格下跌中受益,尤其是在產能擴張時期。因此,由于元件客戶希望價格象過去20年那樣不斷下降,無源元件供應商的利潤將受到沖擊。
據消息人士透露,多個行業對于金屬的需求沒有盡頭,客戶在未來24個月將繼續爭奪貴金屬和基本金屬。他們主要擔憂的是,在材料短缺之際節省用料會影響產品質量。金屬依然是無源元件制造商的軟肋之一,它們無法控制工程材料以外部分的供應鏈。過去的一些著名例子,預示了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例如,盡管2001年鉭電容器制造商面臨價格大幅上漲,但又不能轉嫁給下游客戶。
這沖擊了鉭電容器制造商的利潤。2001年,類似的情況發生在鈀金屬產業,電容器廠商別無選擇,所有新增產能只好采用鎳。因此,2007和2008年電阻器產業也可能出現以鎳代替釕,并節省使用其它金屬的動向,這種現象曾在過去的周期中發生過,并且很有可能再度發生。一般情況下,最終客戶希望其價格下降,尤其是當他們知道供應商增加了產能。因此,關于原材料的競爭就成了元件制造商與其原材料供應商之間的事情,因為目前把價格上漲推到元件層面相信是非常困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