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心智 2
|
(發布日期:2007-4-25 12:12:01) 來源: |
![]() |
|
第三步 服務客戶利益中兼顧品牌個性 抓得準,考驗著品牌建立者的定位能力。站得高與看得遠的實質化就是要抓得準,品牌定位是門學問,可能來自于產品利益,但最終總是趨向于顧客利益,簡單說品牌以產品為始,以顧客為終。 在看得遠中我們說了品牌選擇還是要基于主流群體價值觀念的選擇,但還是要兼顧品牌的個性的,差異化是現在還是以后都一直重要的品牌管理手段,食品行業的安全、衛生、營養、方便的品牌基本利益一直沒變,可是我們看到了差異化帶來的品牌個性的價值,如新奇,用手指吃,比如妙脆角;如魔幻,比如長鼻王…… 品牌定位講究的快、準、狠,要求理念打動人心,立即引爆消費,還要兼顧長期利益。品牌定位甚至會影響到LOGO的命名,我們一看DIEHARD這個品牌就信賴了它的電池品質,我們也曾被無數簡寫品牌所迷惑,大概每個企業都太想成為GE等等,以至于大家沒有看到名字定位是為品牌經營服務的,還是品牌經營只為了個簡寫的名字,做品牌管理忌諱的就是把感覺當現實,但事與愿違,大家還是太喜歡用所有人都喜歡喝(吃、用等)……,這樣的字眼及品牌宣導語言了,而不是定位如何減少顧客成本、時間,怎么樣從便利的角度思索品牌在產品設計及渠道管理上的價值體系。 NBA品牌基本利益也是運動與生命、激情與活力,但是品牌個性還是非常鮮明的,拋開明星模式不說,還有數字NBA,盡管我們知道運動激情并非可以量化的,但這確實為NBA抓住了大家為事情找理由的基本心態,從而打造了一個堅實的品牌利益。 品牌定位是要變化的,變化的是差異化的性格部分,而不是品牌基本利益。市場上我們看到了保健品作為禮品的市場的萎縮,因為保健品基本利益不是拿來作為禮物的,而且很多國內烘焙廠商也開始售賣“伴手禮”之類的產品,我想這會從禮品整體市場容量對保健品短期獲得的份額有所沖擊,保健品的品牌定位要開始思考變化了。 第四步 學會在惡劣競爭環境保護品牌并適應主流價值觀念 行得正,就要有做百年老店的氣魄。長久的東西與機遇不存在必然關聯,盡管我們建立品牌時可能因為抓的點好,可能因為傳播的好,可能因為市場實在匱乏該類利益,同時在品牌運作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有很多危險的機遇讓人心動,舉個例子來說現在熱炒的“補鈣”,你覺得,鈣會越多越好嗎,當然了對廠商來說,顧客越補出貨越快,但是這就不會對顧客利益產生傷害嗎?涸澤而魚,最最終難免魚無人亡,顧客IQ不至于那么低吧,可能會短期的迷惑,但一旦驚醒,覺得上了當受了騙,還會再買你的產品嗎? 不論你強調什么樣的企業文化和品牌主張,這都不能與主流價值觀念違背,價值鏈傳遞的是人的共性。惡劣的競爭環境會使品牌介入價格戰,產品價值必然要有所流失,于是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價值低于價格,利潤不復存在,品牌有了知名度,卻擁有不了忠實消費群體,品牌畢竟不等同于產品,品牌利益正是指導產品/技術創新的方向,如果現有獲利能力與品牌定位不符合,就要學會重新定位,同時還是要堅持正確的品牌利益觀念,學會用知識產權等政策工具保護自我,學會用業務/技術創新來擺脫價格競爭。適應主流觀念就要求盡量不要浮躁,以下舉個品牌命名的例子,希望廠商不要介意(本文僅僅從字面意義剖析),奇強當然一聽就是洗衣服干凈、快速、強效,可是這符合我們的主流價值觀念嗎?品牌傳播時我們還仰賴著聽覺,如果對方聽了了“騎墻”,會不會覺得利益傷害呢? 第五步 一致的品牌內核,賣點與品牌利益的統一性 跑得穩,考驗品牌管理團隊的對核心價值觀堅持的毅力和洞悉事物的能力。說到系統運作品牌,我們就覺得非要建立固定的組織不可,然而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不現實的,我們認為組織成立與否并不能解決品牌是否能夠穩定運作,關鍵在于大家有無一個可以共同分享的價值觀念。 首先需要確認的是,大家理解“我們的品牌代表著什么”的概念上是否一致,還要深化品牌傳播的長度、頻次和方式對品牌形象的影響,品牌賣點可以有許多,但還是要圍繞品牌基本價值主張來運作,優秀的品牌在產品、渠道上總是能夠切合概念主題,如果不能夠切合,就說明品牌偏離了顧客利益,我認為品牌運營如果有境界的話,那么最高境界就是品牌利益與顧客利益合二為一。基本主題往往可以以品牌宣導語言體現出來,而且語言應該還是要關聯到產品利益的,通常來說,說利益會比傳播功能要好,因為功能總要進化的,而最終給顧客的利益趨向一致,比如“味道好極了”。 傳播功能還是傳播利益,這是目前國內廣告與國際廣告存在最大的差異,我們覺得這并不是地域決定的,也不是宏觀經濟發展程度決定,而是微觀市場中行業競爭集中度決定的,競爭充分的市場,就很少需要市場告知或教育,而市場競爭程度是很好判別的,價格是風向標之一,這樣說來我們現在的電器產品及電器流通企業,是應該好好思索自己品牌競爭策略了,大家都說低價,價格其實就沒有高低了。 第六步 市場價值觀念影響品牌核心概念的再造 放得開,考驗品牌管理者的得失之間的心理承受及轉換能力。古代以豐腴為美,現在以苗條為好,這就是說服裝、食品等關聯行業都必須轉換某些品牌概念,這些概念甚至涉及到品牌的核心層面,因為有些品牌共性比如健康不需要再強調了,而是美感。 放得開就是說企業要學會揚棄,基業長青的企業不存在,這個道理說起來如此簡單,一勞永逸的品牌也不存在,企業與品牌都必須不斷自我否定,為市場為顧客不斷自我否定,每一次轉型都必須有堅韌意志,還要有獨特的眼光,形成系統的市場預測機制,然后又開始一個品牌再造的工程,從定位到運作,過程仍然辛苦。 總之,品牌心智就是品牌管理者智力/經驗/意愿的有機體,品牌心智是人與品牌之間交流的那個黑匣子,提升品牌心智,對鍛煉職業化品牌管理團隊,提升品牌最終收益,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希望有志于創造頂尖品牌的企業對此予以重視,也希望企業立即著手品牌管理團隊的心智訓練與心智能力的提升。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