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策全力支持機械行業重組整合
|
(發布日期:2007-4-2 8:51:39) 來源: |
![]() |
|
近期,金融地產股的連續走好使大盤走出低迷,股指有望突破10日均線,重回2900之上。盤面熱點有所持續:中信證券,宏源證券等券商股依然是市場追逐的熱點;受人民幣匯率昨再創新高的影響,地產股有所回暖,華業地產,賢成實業雙雙漲停,中體產業,保利地產等也大漲5%以上;有色金屬在廈門鎢業漲停刺激下,全線揚升,包頭鋁業,焦作萬方等也相繼漲停。機械板塊中廣船國際一馬當先,沖擊漲停,隨后雖有回落,但它已帶動其它機械個股滬東重機、三一重工、西北軸承等表現不凡。機械板塊還能在未來表現活躍嗎?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
“十一五”計劃頭兩年是固定資產投資的高峰期,由此拉動工程機械行業高速成長.隨著中國工程機械與世界接軌,我國工程機械在各機械行業子行業中是距離國際先進水平最近的子行業,整體水平距離世界先進水平大約10年左右。內需固然是拉動工程機械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我國工程機械目前在技術,配套和市場競爭各個環節已經與國際接軌,主要是行業比較早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對外開放,行業龍頭企業基本上建立了全球采購和全球市場的觀念,也通過引進消化在技術上獲得了快速成長,機械重組刻不容緩。
而在國資委公布的2007年重點工作思路中,央企重組再次成為主旋律。根據其中期規劃,從2007-2010年,央企數字要從現在的159家,進一步減少到100家。我們則認為,一旦WTO對我國的保護期結束后,央企重組的思路將會更加清晰。即最終形成對國民經濟有控制力、在國際經濟中有競爭力、盈利性的中央企業產業群。央企重組刻不容緩現有的中央企業分布于34個行業。在許多重要領域中,中央企業往往是壟斷者或者形成以中央企業為主體的寡頭主導的產業結構。這些領域包括規模較小不能經濟有效地生產的、分散控制不能滿足社會要求的、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或是涉及國家經濟安全的領域。在這些行業中,由中央企業形式的國有企業來控制或者做主導,更有利于國民經濟的穩定和國家的宏觀調控。
又據有關資料統計,中國機械產品2006年進出口總額達2839.71億美元,同比增長27.42%,其中出口1423.59億美元,增長36.28%,進口1416.12億美元,增長19.60%。中國機械工業連續4年以高于20%的速度快速平穩增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進出口貿易已基本平衡,并首次實現順差7.47億美元。未來幾年,我國將逐漸成為世界制造業的重要一級,而國內機械制造業龍頭企業也將走向世界,與世界機械企業同臺競技,更多的機械產品將標識“中國制造”的標簽。山推股份(000680):機械工程行業的絕對領導者,行業競爭力突出。我們看到,在國內外市場的帶動下,2006年開始工程機械行業逐步回暖到2007年的,運輸機械需求強勁增長,公司預計2006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00%?150%,在此背景下,公司后期業績將繼續保持高增長格局,未來上升空間廣闊,值得密切關注。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