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合同管理"叫好不叫座" 還需改善行業環境
|
(發布日期:2007-3-20 8:22:04) 來源:新華網 |
![]() |
|
“我們的設備裝上高壓變頻器以后,才12天就已累計節電18萬千瓦時左右,省下了10來萬元的電費!比涨埃憬R安金圓水泥有限公司電氣部經理馬明奎高興地告訴記者。更劃算的是,總價不菲的四臺高壓變頻器沒有花“金圓”一分錢,全是設備提供方廣州智光電機有限公司掏的腰包。
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是一種基于市場化運作、由節能公司承擔主要風險的節能新機制——合同能源管理。按照這種從國外引進的新模式,節能公司為客戶提供節能項目的資金、設備,包括安裝調試、維修保養等一攬子服務,然后從客戶節約下來的能源費用中獲取利潤,根據合同約定若干年后全套設備歸客戶所有。
作為一家能耗大戶,臨安“金圓”一直想通過節電來降低生產成本,但是相關設備改造的巨額投入又讓企業遲遲動不了這昂貴的“手術”。去年下半年,“金圓”招標采購節能設備,廣州“智光”以其獨特的能源合同管理模式一舉中標,用440萬元的價格取得了四套高壓變頻器的提供權,并達成節能服務合同方案。
今年1月,四套設備全部投入運行。馬明奎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理論上,四臺高壓變頻器每個小時大約可節約900千瓦時電,按保守估計,設備一年運行7000小時,以每千瓦時電0.54元的價格計算,公司每年可以節約電費340萬元左右。根據合同,公司每個月將節約下來的電費的八成給智光公司,余下的歸自己,直到四臺設備的款項全部結清!按蟾艃赡旰螅@些設備就歸我們了,以后的節電費用算是凈賺的了。”
“企業不需花一分錢就可以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而節能公司也從客戶的節電效益中獲得利潤,不僅達到了雙方經濟效益的雙贏,而且也達到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闭憬∧茉蠢帽O測中心高級工程師王云鵬很欣賞這種模式,“去年我省企業單位利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節省電力約8500萬千瓦時,節電量與2005年同期相比增長了近一倍。這相當于杭州3萬城市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據介紹,目前省內采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水泥廠、熱電廠、冶金、石化、市政給水等行業。據省能源利用監測中心的不完全統計顯示,去年浙江省關于能源合同管理的業務量達到6000萬元左右!拔覀兒芸春谜憬袌觯ツ晡覀冊谡憬隽藢⒔3000萬元的業務,今年我們計劃再投資5000萬元!睆V州智光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姜新宇告訴記者。
盡管合同能源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節能機制引來一片叫好聲,但省內卻鮮有節能公司敢于涉足。記者了解到,目前省內真正在做相關業務的節能公司也就兩三家。
“誠信很難得到保障!币晃辉浬孀阍擃I域的節能公司老總告訴記者,能源合同管理項目實施期短則一年、長則三五年,期間企業生產狀況有不確定性,節能服務公司如果遇到不誠信的客戶,巨額投資很可能就血本無歸。
由于前期投資大、回報慢,資金成了大問題。該位老總表示,能源合同管理要真正服國內“水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對節能效果的測算需有權威的第三方,目前這方面還相當欠缺;還有該行業普遍遭遇的融資難也亟須引起政府重視。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