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固件通常包括螺栓、螺柱、螺釘、螺母、墊圈、擋圈、鉚釘等零件。
小螺絲有大市場。有“工業之米”之稱的標準緊固件產品是工業產品的基礎部件,牽涉的產業范疇極廣,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目前廣東約有緊固件行業企業3000多家,占國內生產商的1/3,其中順德就有五六百家。
歐盟對中國緊固件征收85%懲罰性關稅的決定,對緊固件企業造成相當的傷害。
這個行業正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2008年是全球經濟激烈動蕩的一年,也是考驗我們緊固件行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一年。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全行業仍有一定增長,但由于出口增幅下降較快,全行業的增長速度呈明顯的下滑趨勢。”廣東省緊固件行業協會會長、順德美格斯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老錫華對記者說。
廣東緊固件行業協會成立于2006年8月,是全國緊固件行業唯一的省級協會,現在有會員200多家,與香港螺絲業協會等行內組織關系密切。實際上,緊固件產業是一個產業鏈長、覆蓋面廣的大行業,與之關聯的有鋼鐵、機械設備、工模具、熱處理、表面處理等六七個行業。廣東則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緊固件使用大省,全省對緊固件的需求量在2006年就已超過3000億元。
但是,相對于江浙的寧波、溫州等地的同行企業,廣東的緊固件以中小型、家庭作坊為主,以業內人士自己的話來說,“和人家一比,覺得自己真像山寨廠”。
企業分散,缺乏統一規劃的緊固件產業園區,而且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土地、電力、勞動力等資源緊張,這些問題給緊固件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少困擾,影響了我省緊固件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老錫華指出,廣東緊固件企業要突破瓶頸,必須要整合資源,降低采購成本,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記者了解到,廣東緊固件行業協會還提出了建立華南緊固件產業園區的構想。
廣東緊固件行業協會相關報告分析,今年的緊固件工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包括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世界經濟,中國經濟呈下滑趨勢;鋼鐵價格狂漲猛跌,使企業難以適應;能源、匯率、勞動力費用、環保等導致成本上升,企業盈利水平下降;歐美對我國鋼制緊固件反傾銷,對出口產品影響極大;國內外需求不足,內外銷逐月下降等種種表現。
反傾銷案使行業雪上加霜
金融危機下,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迅速抬頭,令緊固件業雪上加霜。
2007年9月,由歐盟90多家企業支持的歐洲金屬緊固件生產商協會向歐盟提出對中國緊固件產品采取貿易懲罰措施,有企業指責中國企業的產品價格甚至低于原材料價格,此項調查持續了近一年半的時間。歐盟反傾銷委員會于2009年1月31日終裁,通過了對來自中國的螺釘、螺母等緊固件的反傾銷制裁,征收85%高額的懲罰性關稅,中國96家緊固件企業位列其中。歐盟是中國緊固件出口的主要市場,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緊固件市場,約占出口總量的1/3,出口額在7.6億美元之上,涉案企業大大小小1000多家,此番反傾銷將對中國緊固件企業造成相當的傷害。以浙江寧波為例,此次該市涉及這起歐盟反傾銷案件的企業有100多家,涉案金額近1億美元,是迄今為止寧波遭遇的涉案企業最多、涉案金額最大的一起反傾銷案件。實際上,僅是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在今年春節后就因此導致7500人失業。
此外,俄羅斯在2009年1月由MMK和北方鋼鐵二大公司提出緊固件保障措施調查。墨西哥在2009年2月針對中國出口螺母提出反傾銷調查。
“相對于江浙、上海等華東一帶的企業,廣東的緊固件企業大多以內銷為主,以本省市場為主,受到的傷害相對小一些。但我們也將采取無損害抗辯、反訴和上告至WTO以及積極推進價格承諾和政府間的磋商機制,堅持抗辯,堅持勝利。”老錫華對記者說,針對歐盟反傾銷,協會將組織企業以組合拳出擊,同時繼續交涉以爭取好稅率,并將通過尋找合作或國外辦廠、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建立應對貿易磨擦的專業隊伍和專項基金等舉措進行應對。“我們在積極應訴打好這場反傾銷案外,更將積極主動地調整出口產品的結構以及出口產品的增長方式。同時要不斷加強與國際的產業交往,要積極參展擴大宣傳,展示產品,從而促進相互了解,促進國際貿易健康發展。”老錫華說。
據悉,在今年元旦的前一天,商務部已發布公告,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碳鋼緊固件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本次反傾銷調查申請人為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緊固件專業協會,支持該申請的有廣東省緊固件行業協會、寧波市緊固件工業協會、溫州市緊固件行業協會、嘉興市緊固件進出口協會、永年縣標準件協會。
業內人士預測,到2010年中國緊固件產業總產量將達600萬噸。今年以來緊固件企業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困難,目前不少企業產品主要集中在一些低檔次的產品上,高精度、高強度、高新技術的產品還難以大批量投放市場。為此,在新的形勢下,緊固件企業面臨新挑戰,只有在技術創新上取得新進展,推動緊固件經濟發展轉型才能取得新成效。
破壁之道在哪里?
“龐大的市場使省外企業的目光轉向緊固件使用量最大的廣東,廣東的緊固件企業以中小型居多,不像江浙的企業,全國全世界走市場打自己的品牌,廣東這邊的企業既不走市場,也不走品牌,老是給自己周邊的企業做配套,這樣的話,競爭越來越窄,關起門來做事,天掉下來也不知道,兩三年后就要倒閉的。”
老錫華分析,就緊固件行業而言,廣東與浙江的生產成本相比,平均要多出400~600元/噸。“河北更便宜,電、資源,電鍍,什么都便宜,其實廣東并不是太適合做我們這一行,因為成本比較高。外地也經常前來招商,去年秋天的時候我也帶著佛山潤東實業有限公司、佛山志創翔鴻實業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業一起到龍南考察,他們想主動承接產業轉移。不過我們想,產業轉移一定要考慮產業配套的問題。”
老錫華說,緊固件行業這一兩年是洗牌的時候。緊固件企業不但要考慮單純的生產環節,更要在設計研發、品牌創立、市場策略、廣告營銷等諸多方面廣泛著力,改變“只管埋頭拉車,從不抬頭看路”的行事做派,對企業行為模式和價值理念作一次全面更新,在實施企業的經營行為中努力達成社會和市場的認同。他說:“如果緊固件企業在尋求發展動力時,不從企業生存與發展模式上實現具有突破性的變革,那么,這種企業的快速移位所帶來的效果將會被新一輪生產市場要素的提升而消耗殆盡。屆時,企業仍可能危機四伏。”
對話
廣東省緊固件行業協會會長、順德美格斯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老錫華:
專業化、集群化、資訊化的“三化”發展
記者:你覺得,本地的緊固件企業在產品結構優化方面應該把握怎樣的思路?
老錫華:要撇開“產品多,經營就好”的慣性思路,有時產品多了反而拖了后腿,應該適當地優化自己的產品結構,做就要做自己精通的而且能通過自身努力后提升內在價值的產品,同時緊隨國內緊固件行業的產業趨勢去優化,老而陳舊、無多大利潤空間的產品就該適時地選擇摒棄。
雖然說量大能盈利,但與其這樣不如潛心研究一些能提升產品附加值的技術,重點選擇高精度、高強度、高新技術的產品;創造無競爭的市場空間并建立無競爭的經營策略;同時增加高精度、非標異型件產品出口,改變出口產品結構,轉變出口產品增長方式。我建議有能力的企業專業開發10.9級以上的高強度、非標異型件。
記者:企業的經營管理應將力量集中在某個核心領域而非全線產品上,走專業化發展道路提升核心競爭力。這樣方能彌補資源成本、管理成本增加及知識短缺帶來的風險,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自己的優勢。你們協會成立之后,提出過建立華南緊固件產業園區的構想,這是出于一種怎樣的想法?
老錫華:向集群化發展,抱團經營。不論是先行者,還是后來居上的緊固件企業,應該始終抱有“抱團經營”集群化產業的經營思路和決心,抱團形成材料供應、專業化生產及市場服務等一個完整的良性產業鏈,同時提升區域間生產集中度。隨著競爭的加劇,市場存在極多不確定性,單靠區域個體的勇氣、靠規模、靠數量就可以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要與市場進行彼此間互動和交流,實現雙贏的貿易往來。
另外,在資訊方面,我們要有選擇地去獲得及時、準確的國內原材料市場資訊、價格并研判價格趨勢,把握就近的現貨市場行情;獲得專業的緊固件市場動態資訊、技術分析資源,重點盯住最新的產品研發資訊和全球買家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