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面對國內冰雪災害、地震災害和全球經濟通脹壓力不斷加大的嚴峻復雜形勢,全行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及時有效地采取應對措施,經濟運行繼續平穩發展。1-6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579.6億元,同比增長21.9%,其中制造業23122.9億元,同比增長20.7%,軟件業3456.7億元,同比增長30.4%;實現工業增加值5388.6億元,同比增長24.1%;利稅同比增長33.5%。
主要特點
1.災后生產恢復效果明顯。受震災影響,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5月環比下降29%,影響全行業環比增速下滑0.45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家用視聽和雷達產品下降更明顯,分別拉動本行業5月增速下降3.22個百分點和18.78個百分點。但災后生產恢復迅速,截至6月底90%的企業已恢復生產,全省6月完成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38.3%,高出全行業15.7個百分點。
2.全行業增速小幅回升。自去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出現階段性新特征,各項指標增速都低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以來,今年全行業增速出現小幅回升。1-6月全行業增長22%,高于去年同期3.2個百分點,與全國工業增幅的差距有所減少。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國際市場周期性增長和國內配套能力增強的拉動,今年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較好,增幅達到33%,高出全行業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個百分點。二是新經濟增長點對行業的拉動作用開始顯現,平板顯示及模組、光伏、軟件技術服務等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增幅均超過20%以上。三是企業聯盟的建立推動產業發展效果明顯。廣東建立產、學、研聯盟,打造平板顯示產業鏈,推動全省信息產業增速同比提高了3.6個百分點;天津建立半導體與多晶硅材料的戰略聯盟,解決了制約發展的關鍵環節問題;SaaS(軟件即服務)產業聯盟和嵌入式軟件產業聯盟等有力地推動了軟件產業的發展。
3.經濟效益較快增長。1-5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利稅 851.1億元,同比增長33.5%,比去年同期提高24.1個百分點,其中增長最快的是通信設備、廣播電視設備和光電子器件行業。主要由于3G(第三代數字通信)市場的啟動,部分災區通信設備、廣電傳輸設備的更換加大了運營商的采購力度。
4.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電子基礎類產品和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增長強勁,人員構成不斷優化。1-6月,電子元件、器件產品分別增長29.4%和34.3%,占全行業的比重為33.2%,比上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軟件業增長30%,占全行業的比重為12.9%,同比提高了2.3個百分點;生產筆記本電腦4798.8萬臺,增長33.3%,占微機產量的比重為72.2%,同比提高了5.6個百分點;生產平板電視1172萬臺,占彩電產量的比重為 3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5個百分點,生產液晶電視1150萬臺,增長60.5%,占彩電產量的比重為29%,同比提高了7.1個百分點;人員不斷向知識性、技術性聚集,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占所有從業人員的比重超過10%,同比提高了 1.5個百分點,制造業拉動全國就業674.8萬人,增長7.7%。
5.產品出口平穩增長。1-6月,電子信息產品對外貿易額達到4239.8億美元,占全國外貿總額的20.9%。出口2448.1億美元,同比增長23.6%,比全國出口增速高1.8個百分點,占全國出口總額的比重為 36.7%;進口1791.7億美元,同比增長17.4%,占全國進口總額的比重為31.6%。分產品來看,筆記本電腦、彩電、數碼相機等大宗產品出口增速均超過20%,但手機、激光視盤放像機、集成電路出口增速較緩,打印機出口負增長。
6.軟件產業發展繼續看好。
1-6月,軟件業務收入為3442億元,同比增長30%,同比提高了2個百分點,高于制造業9.3個百分點,拉動全國就業超過130萬人,增長8%。其中軟件技術服務增長最快,增速達46.8%,占軟件產業收入的比重為19%,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軟件出口及服務外包發展較好,完成出口額49.5億美元,同比增長45%,完成軟件服務外包 4.5億美元,同比增長68.3%,占軟件出口額的比重為8.7%,同比提高了2個百分點。
7.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減緩。1-5月,電子信息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30億元,同比增長5.5%,比去年同期下降14.9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工業投資增速20.7個百分點。從產品類別來看,電子元件業仍是拉動投資增長的主要力量,同比增長17.2%,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高出全行業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問題
1.美國經濟次貸危機不斷擴大的影響繼續深化。目前,美國居民消費增長大幅放緩,經濟滯脹的潛在危機繼續加大。第一季度,美國失業率達5.1%,創5年來的新高,居民消費支出環比增速不足0.1%,工廠訂單環比呈下降趨勢(-2.3%和-1.3%),消費者信心指數3月為64.5,創5年來的新低。這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將帶來一定影響。
一是美國經濟滯脹的風險加大,進一步影響全球經濟,使我國電子產品出口需求減弱,各國針對我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將增加。1-6月,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對美國出口增長11%,同比回落了20個百分點;對荷蘭出口增長20.4%,同比回落了18個百分點;對英國出口增長10.1%,同比回落了19個百分點;對法國出口增長24.4%,同比回落了50個百分點。由于歐美是我國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其增速下滑導致全行業出口增速同比回落了8個百分點。
二是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加工貿易企業占電子信息產業的70%以上,人民幣每升值0.1個點,就導致加工貿易企業運營成本增加0.5-0.8個點。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0.5個點,帶來全行業加工貿易企業收入減少1.7%,1-6月全行業共減少收入260億元。
2.產業結構調整的嚴峻形勢仍未得到緩解。目前國內關鍵元器件發展相對滯后,產業鏈條不夠完善,尤其是缺少核心器件、高端芯片、基礎軟件、準用設備、測量儀器等五大領域的核心技術,隨著技術升級換代,產業發展日益受到制約,企業贏利能力較弱。
3.產業面臨的生態要求日益迫切。從國際看,當前全球正興起產業生態發展的熱潮,一方面使產業發展面臨全新理念,企業要從設計源頭重視產品生態發展,建立生態參數檔案,并將生態評估貫穿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同時也使出口面臨新壁壘,企業成本因材料、設備更換及機構調整和設計生產流程變革將大大增加,相關檢測成本也將提高。從國內看,節能減排工作任務艱巨,國內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形勢十分嚴峻,亟須采取對策促進產業循環發展。
4.企業景氣指數高位回落,企業家信心有所減弱。受汶川地震、南方水災等自然災害影響,企業景氣指數明顯低于上年同期,受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影響,企業家對宏觀經濟評價謹慎樂觀,企業家信心指數有所回落。第二季度,全國工業企業景氣指數為131.3,同比下降8.6個百分點;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景氣指數為119.8,同比回落3.3個百分點;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34.8,同比回落8.3個百分點,其中東部地區企業家信心指數回落更明顯,同比下降10.7個百分點。
5.災后恢復生產任務艱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