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裝備制造業為模具工業發展提供支撐
|
(發布日期:2008-5-15 10:22:49) 來源:中華機械網 |
![]() |
|
“十五”期間,我國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作為現代模具,其高技術、人才密集、高技術背景下的工藝密集型工業的特點,更要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走在前面。 模具作為重要的生產裝備行業在為各行各業服務的同時,也直接為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模具在制造業產品研發、創新和生產中所具有的獨特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制造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成為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模具制造裝備是否精良直接關系到模具技術水平的高低。
由于模具生產要采用一系列高新技術,如CAD/CAE/CAM/CAPP等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激光技術、逆向工程和并行工程、快速成型技術及敏捷制造技術、因此,模具工業已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模具工業的發展與提升必將對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發揮重要作用。模具的熱流道技術、氣輔技術等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國際先進的復合材料沖壓模具技術、雙物料整體注塑模具技術、低壓注塑模具技術、高光模具技術等模具較前沿的技術也有應用,而高速加工及超精加工技術、微細加工、復合加工、激光加工、表面處理、超精研磨拋光等等技術在模具制造中的應用,才得以實現模具制造的高品質。
2007年,機械工業總產值6萬億,增長40%,汽車占35%,電器占30%,整個制造業形勢喜人 。同樣,模具行業也是欣欣向榮的一年。2007年發展保持良好勢頭,模具企業總體上訂單充足,任務飽滿, 模具銷售額87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21%,同時,中國的模具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 模具生產水平有些已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模具加工裝備的數控化、模具設計的無圖化、模具管理的信息化使模具企業的進門門檻達到一個較高水平,整體模具水平得到顯著的提高。現代制造業要求模具行業提升模具技術含量,加快結構調整步伐,適應新產品的升級換代。按2006、2007年進出口情況來看,模具進口總量分別為20.47、20.53億美元、基本持平,模具出口總量分別為10.41、14.13億美元、同比增長35.73%,同比增長保持強勁的上升勢頭,同時逆差進一步下降,這說明高技術含量模具依賴進口的形勢有了很大的改善,國產模具替代進口模具已形成氣候,進出口模具結構趨于合理。2006、2007年塑料橡膠模具進口分別為10.47、10.65億美元,均占當年進口總量的51%,進口量與其所占比例上一年情況持平;出口7.33、9.7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70.41%、69.21%,總量增加2.5億美元,所占比例與上一年情況持平;2006、2007年沖壓模具進口分別為7.55、8.35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36.89%、40.69%,出口2.34、3.2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22.48%、23.06%,與上一年同比增加幅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總量增加1億美元,;這說明說明塑料橡膠模具、沖壓模具水平進步步伐明顯,仍保持相對較好較高的發展水平,對模具出口的貢獻率保持在較高的基礎上。此外,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中高檔模具及模具標準件發展速度快于一般模具產品;專業模具廠數量增加,能力提高較快;“三資”及私營企業發展迅速;國企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