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機構:3800點以上要小心
|
(發布日期:2008-5-6 10:07:17) 來源:南方都市報 |
![]() |
|
5月節奏可能是"漲-跌-漲",把握機會仍要精選個股 昨日滬深兩市雙雙跳空高開,上午在中石油、建行、工行、中行、平安等權重股的拖累下振蕩走低,滬指午后一度跌破破3700點,但隨后在二三線股的刺激下,大盤藍籌股紛紛止跌回升,市場熱點形成輪動,兩市成交量有所放大。收盤滬指報3761.01點,漲幅達到1.84%;深成指收盤報13860.78點,漲幅更是達到2.64%. 市場對"紅五月"普遍抱有很高的預期,昨日的走勢也開了一個好頭,不過,機會來臨還要注意把握。申銀萬國預計5月行情的運行節奏可能是"漲-跌-漲",而各機構認為獲利仍然需要注意個股的選擇。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運行節奏是"漲-跌-漲" 市場階段性調整告一段落,估計5月份運行區間在3400點到4200點之間,運行的節奏可能是"漲-跌-漲"。4月22日見低2990點后的反彈行情可能持續一個月以上,上升高度會超過4000點,起初是績優股反彈、題材股炒作、演化為超跌股陸續彈升。 根據對盤面的分析,股指在4月底的基礎上繼續上漲10%是很有可能的,因此5月份大盤將挑戰4000點。對于投資者來說,應該充分認識這波反彈行情的重要性,積極參與,特別是重點選擇反彈中的強勢品種介入,以期在這些股票的價格回歸過程中獲取良好的收益,從而擺脫股市連續下跌所留下的陰影,為后市的操作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這次股市能夠在跌破3000點后出現絕地反彈,政策面的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大盤的嚴重超跌以及部分個股投資價值的凸顯,構成了股市反彈的最基本條件。因此,現在可以說,這次反彈,是政策與市場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因為這樣,它既會表現出某些受到政策刺激的特征---短時間內暴漲,同時也會表現出在市場底初步構筑完成以后的特征---低位形成支撐、回檔成為買入機會。 操作策略應該是持股等待繼續反彈。 東方證券:通脹防御與盈利增長 5月份非流通股解禁的總體規模不大,而且解禁的股份比較集中,對于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是結構性的。其中解禁較為集中的銀行板塊可能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板塊中的交通銀行(601328)不僅解禁的規模大,而且解禁股份為戰略配售股,其對于相關上市公司短期會造成一定的資金面壓力。 5月份以及二季度隨著基本面和政策面的日益明朗,A股市場仍將繼續回暖。相對于下調印花稅政策和大小非減持新規的出臺,目前高增長的企業盈利、充裕的流動性以及遠低于歷史均值的A股估值,對于決定市場未來運行趨勢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由于機構投資人還沒有達成共識,市場不可避免將出現反復,但向上趨勢不會發生改變。 5月份投資的邏輯仍在于通脹防御、糾正市場的錯誤定價、政策預期以及企業盈利增長。此外,具有正反饋屬性的資產也是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的重要考慮角度之一。 國泰君安:大金融+弱周期 4月份市場先抑后揚,上證指數擊穿3000點后,政策面提振市場信心,最后幾個交易日大幅反彈。金融服務業等大盤藍籌得到市場認同,漲幅居前,而大多數權重較小的行業均跑輸大盤。 在宏觀環境和行業基本面沒有根本變化的情況下,建議投資思路是"弱周期+錯殺行業+跌幅較大+1季報數據較好+人民幣升值",建議超配大金融+弱周期,具體行業是:銀行、通訊設備及服務、商貿零售、醫藥、造紙、保險。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中國用經濟減速來換取通脹的下降,將造成對煤或者有色金屬的需求下降,但有色、煤炭以外的行業里也有一些擁有資源的公司(比如農業、造紙),這些公司值得關注。在現在的市場里,更看重做節能設備或者材料的公司,在電氣設備、化工等行業里都有這樣的公司。 廣州萬隆:3800點以上要小心 大盤日K線確立了比較明朗的上升趨勢,趨勢行為多頭占優。短線累計上升空間較大,獲利浮籌較多,套利行為空頭占優,預計周二大盤將振蕩整理。 空頭普遍預期這一輪行情屬弱勢反彈,且幾乎一致認為反彈目標在4000點附近,在這種預期心理下,做空者將在3900-4000點一帶開始大舉做空。大盤此后幾個交易日在多空爭持中漲幅放緩,然后在3900-4000點區間構筑短期小頂,不排除出現較大幅度回調的可能性,但回調只是上升途中的一次誘空,將悲觀的看空者清洗出局后,5月行情將繼續向上拓展空間。 操作上,市場中期向上的基調確立,但短線上漲空間只有5%左右,短線投機不必追高建倉。市場本周后段沖高回落后是建倉的好機會,預計回落位置在3500-3600點區間。 各大板塊輪動恢復性上漲,而經過初期的恢復性上漲后,個股和板塊表現將逐漸分化。中期個股機會主要在以下四類中:1.包括銀行、保險、證券、信托在內的泛金融股;2.包括煤炭、石油、金屬非金屬在內的礦產資源股;3.新能源,特別是產業規模起點高的煤化工、技術壁壘高的太陽能股票;4.重組概念,企業重組購并,產業資本對此最有話語權,殼資源可能是最大的金礦。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