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用戶名: 密碼 : 驗證碼: 點擊可刷新 免費注冊 | 申請VIP會員 | 固定排名 | 廣告服務
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首頁
PLC | 電機 | 變頻器 | 人機界面 | 運動伺服 | 控制傳動 | 自動化軟件
DCS | 傳感器 | 通信網絡 | 現場總線 | 數據采集 | 電氣開關 | 數傳測控
電源 | 嵌入式 | 儀器儀表 | 低壓電器 | 機器視覺 | 工業安全 | 工控機
模具 | 電線電纜 | 電子元件 | 成套設備 | 液壓氣動 | 制 冷
機床 | 電力能源 | 機械設備 | 石油化工 | 礦業冶金 | 水工業
物流 | 軌道交通 | 汽車電子 | 工程機械 | 輸 配 電 | 電 梯
產品 企業 供求 文庫
下載 視頻 招聘 期刊 會展 培訓 庫存 論壇 訪談 維修  
熱詞:嵌入式 傳感器 電源 主板 工控機 PLC 人機界面 變頻器
新聞首頁 行業動態 政策法規 企業新聞 展會報道 企業紀實 風云人物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首頁 >> 新聞首頁 >> 詳細信息

中國空間技術成就與展望 
(發布日期:2008-2-21 9:49:39) 來源:教育新聞
 
 

  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地研制并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中國空間技術取得歷史性突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制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從此拉開了中國航天活動的序幕。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國成功地發射并回收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中國空間技術取得新的歷史性突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7年10月24日,我國成功地研制并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衛星,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成功,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以研制航天器為其主要內容的空間技術是航天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今世界高新技術水平的集中展示,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我國空間技術的成就,是國家科技整體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重要體現。

  衛星技術的一系列重大成就

  1965年8月,我國開始實施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計劃,經過5年的努力,成功地發射了“東方紅一號”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兩彈一星”國家重大高科技工程的圓滿完成,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征。鄧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如果60年代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

  20世紀70—80年代中期,我國衛星技術實現一系列重大突破,應用衛星技術取得多項重大成就。1971年3月,第一顆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實踐一號”發射成功,衛星在軌正常運行8年多,遠遠超過設計要求。1975年11月26日,首次發射了返回式遙感衛星,在空間正常運行三天后成功返回地面,使我國成為繼美、蘇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1984年4月,成功發射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東方紅二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制和發射靜止軌道衛星的國家。

  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21世紀初,我國衛星技術又實現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連續取得多項新成就。1988年9月,第一顆極軌試驗氣象衛星“風云一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三個自主研制和發射極軌氣象衛星的國家。1997年5月,中等容量通信衛星“東方紅三號”發射成功,衛星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同期國際上同類衛星的先進水平。1997年6月,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試驗氣象衛星“風云二號”發射成功,完成了各項試驗任務。1999年10月,發射成功第一顆地球資源衛星“資源一號”,這標志著我國空間遙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的衛星研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2000年10月和12月,兩顆“北斗一號”導航試驗衛星分別發射升空并正常在軌運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自主研制和發射導航衛星的國家,“北斗一號”也是世界上首次建立的雙星導航定位系統。2002年5月,第一顆海洋衛星“海洋一號”發射升空,結束了我國沒有海洋衛星的歷史。2003年12月和2004年7月,分別發射了與歐洲空間局合作研制的“探測一號”和“探測二號”衛星,成功地實施了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2007年5月,研制并發射了“尼日利亞通信衛星一號”,完成了在軌交付,實現了我國整星出口零的突破。

  載人航天技術的重大跨越

  載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戰性的領域之一,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1992年我國啟動的載人航天工程,是繼“兩彈一星”之后的又一國家重大高科技工程,也是我國航天事業創立以來規模最龐大、系統最復雜、技術難度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航天工程。1999年11月,“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發射并回收成功,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之后又成功地發射并回收了3艘“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為實現載人飛行奠定了堅實基礎。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把我國首位航天員成功地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實現中華民族千年飛天的夢想。2005年10月,“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實現了“兩人五天”的載人航天飛行,首次進行了有人參與的空間試驗活動。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歷史性突破和連續成功,是我國航天事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

  深空探測技術的歷史性跨越

  深空探測是中國航天活動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之后的第三大領域。2004年我國啟動了月球探測工程,該工程是新時期啟動的16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工程之一。月球探測工程分三個階段實施,即一、二、三期工程,分別為繞月探測;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月面采樣返回。我國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核心部分是研制“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實現地月轉移和環月飛行,對月球進行環繞探測。經過三年多的努力,重點攻克了探月軌道設計、制導導航與控制、遠距離測控與通信、衛星熱控和有效載荷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嫦娥一號”衛星的技術水平達到了當今世界同類月球探測器的先進水平。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取得又一歷史性跨越。

  空間技術應用廣泛、成效卓著

  近50年來,我國各類人造地球衛星和載人飛船廣泛應用于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防建設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為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發揮重要作用。

  返回式遙感衛星是一種主要用于國土普查的遙感衛星。至今發射和回收了22顆衛星,獲取大量有價值的空間遙感資料。這些資料滿足了國防建設的需求,而且廣泛應用于城鄉規劃、地質勘探、森林調查、石油開采、港口建設、海岸測量、地圖測繪、鐵路選線和考古研究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東方紅三號”通信廣播衛星已納入我國衛星通信廣播業務系統,促進了衛星通信、衛星廣播和衛星教育等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業務應用。衛星廣播電視業務的開展與應用,大幅度提高了全國廣播電視,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廣播電視的有效覆蓋范圍和覆蓋質量;衛星遠程教育寬帶網和衛星遠程醫療網已初具規模,有力地支撐了遠程教育和遠程醫療的發展。

  “風云一號”和“風云二號”氣象衛星已投入業務化應用,初步實現業務化、系列化,在天氣預報、氣候預測、氣象研究、自然災害和生態環境監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顯著提高了對災害性天氣預報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大大減少了國家和人民群眾的損失。

  “資源一號”和“資源二號”地球資源衛星的發射成功和業務運行,開創了我國衛星遙感應用的新局面。資源衛星已廣泛應用于農業、林業、地質、水利、地礦、環保以及國土資源調查、城市規劃、災害監測等眾多領域,而且已成為我國許多資源和環境業務監測系統的重要信息源。

  “海洋一號”衛星是我國第一顆用于海洋水色探測的試驗型業務衛星,主要為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沿岸海洋工程、河口港灣治理、海洋環境監測、環境保護等提供重要的信息服務。它的成功運行,標志著我國在海洋衛星遙感領域邁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

  “北斗”導航衛星為我國建立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北斗導航系統”奠定了基礎,該系統是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的區域導航系統。為公路交通、鐵路運輸、海上作業、森林防火、災害預報以及其他特殊行業提供高精度定位、授時和短報文通信等服務,并且顯示了廣闊應用前景。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個自主建立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我國實施各項航天工程,不僅各類衛星和飛船的直接應用和間接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帶動了相關學科技術的整體躍升,促進一批新興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加速全社會的科技進步,對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我國空間技術的未來展望

  2000年11月,我國政府發表了《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向國內外首次公開介紹中國航天事業近期和遠期的發展目標;2006年10月我國政府再次發表了《2006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向國內外宣告了今后一段時期中國航天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2006年1月和3月,我國政府先后發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航天技術列為國家優先發展的重要技術領域之一。為貫徹兩個規劃綱要,國防科工委制定了《航天發展“十一五”規劃》,將加快航天事業的發展,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家需求。

  在“十一五”期間,我國衛星技術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是:研制和發射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海洋水色衛星和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和高分辨率立體測圖衛星;初步建成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啟動并實施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工程,初步形成長期穩定運行的衛星對地觀測體系;研制長壽命、高可靠、大容量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和電視直播衛星,建立較完善的衛星通信廣播系統;完善中國北斗導航試驗系統,研制新型導航定位衛星,分步建立中國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研制空間望遠鏡、新型返回式科學衛星等科學衛星,開展空間科學觀測與實驗;研制并發射新技術試驗衛星,加強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以及新應用領域的空間飛行驗證。

  在“十一五”期間,我國載人航天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是: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以及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重大技術,開展具有一定應用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長期在軌自主飛行的空間實驗室的研制,開展載人航天工程的后續工作。

  在“十一五”期間,我國深空探測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是:重點實施月球探測一期工程,實現繞月探測,發射我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對月球資源的分布規律和月球表面進行全球性、整體性與綜合性探測,并對地月環境進行探測。同時,深入開展二、三期工程論證,并適時啟動工程研制工作。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企業新聞 更多
· 皮爾磁:強強聯合,共話氫能安全...
· 皮爾磁:安全門系統進入“小而美”...
· 皮爾磁:為“功勛”壓機注入現代安...
· 皮爾磁攜手德爾格共話氫能生產與功...
· 皮爾磁:以市場為導向,定義安全自...
· 皮爾磁:讓工業燃燒器更加安全智能...
· 皮爾磁:當機械安全遇上工業信息安...
· 皮爾磁:全新的生命周期平臺能帶來...
  產品新聞 更多
· 皮爾磁:IO-Link Safe...
· 皮爾磁:急停按鈕PITestop...
· 皮爾磁:安全速度監控的全能戰士...
· 皮爾磁:一把“小門鎖”,輕松拿捏...
· 皮爾磁:安全與可持續性相輔相成...
· 皮爾磁:IO-Link Safe...
· 皮爾磁:模塊化安全繼電器功能升級...
· 皮爾磁:安全光幕的“人貨區分”功...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分類索引 | 服務條款 | VIP會員服務 |《電氣自動化企業大全》| 版權聲明

客服專線:0898-68552405     媒體合作QQ:910167442
中國電子商務服務聯盟成員單位 瓊ICP備17003754號
中國電氣自動化網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高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无码天堂网小说区|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一区|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乱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老熟女露脸视频|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午夜福利影院不卡影院| 极品vpswindows少妇| av深夜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亚洲蜜桃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 亚洲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丝袜美腿一区二区| 国产熟女丝袜av一二区|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亚洲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色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国色天香成人一区二区| 大香蕉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福利网在线观看| 久9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欧美牲交A欧美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黄男女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线看高清 | 国内精品综合九九久久精品 | 美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中文人妻在线不卡| 把腿张开ji巴cao死你h|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久久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