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金融人才“后顧之憂” 外灘期待華麗轉身
|
(發布日期:2009-4-13)
|
![]() |
|
|
東方網記者李浩翔4月11日報道:坐擁不可復制的美輪美奐,歷經浮華變遷的優雅氣度,這也許是你記憶深處最為留戀的外灘印象。而此刻,外灘又將華麗轉身,重塑經典。今天下午,外灘沿線主要的金融機構代表在滬申畫廊里濟濟一堂,謀劃著外灘金融集聚帶的美好未來。這一曾經的“東方華爾街”,將以哪些措施來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添磚加瓦?
金融創新勢在必行
全球金融危機的突然爆發,令世人領教了金融衍生產品的強大破壞力,原來國家可以一夜破產,財富可以一夜蒸發。發端于大洋彼岸的這場危機更令曾經風光一時的銀行機構損失慘重。相比于雷曼的倒閉、花旗的沒落,中國銀行業卻在風暴中一枝獨秀。究其原因,除了政府的超前防范起到了一定作用外,我國的金融產品相對單一、過于傳統卻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副總裁竇建中在座談會上直觀地指出,正是我們的金融產品“落后”,因此幸運地躲過了金融危機的正面沖擊。但面對這種“幸運”,許多與會人士都表達了強烈的訴求。上海銀行行長瞿秋平建議,在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大背景下,政府應該鼓勵金融創新,建立法律法規讓上海的金融機構能夠試點先行。而眾多投行也紛紛表示,現有的金融監管有些過于嚴格,從長遠來看將制約金融業的發展,適度的金融開放與創新將勢在必行。
千方百計留住人才
就在許多人感嘆找工作不易的同時,上海對于金融人才可謂求賢若渴。市金融辦主任方星海認為,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將面臨許多的挑戰與難題,這些都需要很專業的人才。光靠以情動人是難以吸引到別人的,這就需要有薪酬、配套建設等一系列條件來吸引專業人才。除了靠高薪留人外,對于人才的培養也十分重要。比如可以去找全球著名的管理類教育機構,讓他們在上海成立分校,由他們進行培訓。開設MBA、理財師、CFA、CPA等等的培訓課程,形成大學以后的專業教育。區長周偉也表示,所謂安居才能樂業,切實幫助金融人才解決戶籍、住房、就醫、社保、子女入學、就餐等一系列具體問題,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文化底蘊彌足珍貴
作為上海一百多年來發展與繁榮的象征,作為濃縮了中國近代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變遷的記憶,外灘的雍容華貴、剛健雄渾,是獨一無二的。那親水平臺的童年嬉戲,那情人墻邊的青澀美好,那萬國建筑的恢弘氣勢,那聞名遐邇的遠東金融,每一段回眸都是那般彌足珍貴。與陸家嘴的“新”相比,外灘則有了更多的韻味。許多與會人士表示,在規劃建設高端樓宇的同時,一些擁有歷史的老建筑不能拆,這些中國因素是外灘金融帶建設的獨特優勢。結合外灘濱水區景觀改造,建設外灘金融廣場,作為外灘金融文化建設的一個新標志。
|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