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美國前景迷茫 金融人才流向中國
|
(發布日期:2008-12-29)
|
![]() |
|
|
這次中國公司的紐約招聘會吸引逾千人到來,來求職的人什么國籍都有,由于招聘會外的人龍太長,工作人員要把每個人的面試縮短至三分鐘
甘州在線訊 (記者 何耀雄編譯報道)43歲的余小姐正緊張的看著經理,逐一數出所工作過的銀行名稱,用盡全力推銷自己,“我還在危機管理上滿有經驗。”經理在她的履歷表上草草寫下幾筆。當經理將她的履歷表放到評核欄上時,余小姐才松一口氣,她有機會進入下一輪面試。
美國《紐約時報》昨日報道,中國數家最大型的金融機構日前到紐約的法拉盛區(Flushing)喜來登酒店舉辦人才招聘會,希望招聘一些對前境感到迷茫的頂尖金融從業員到中國。余小姐不過是會場內數以百計的其中一個求職者,她說,“我特地從北卡羅萊納州的夏洛特趕過來,就是想尋找一份安穩的工作。”
紐約之行是招聘團環球招聘的最后一站,這27家中國金融機構代表此前已經到過倫敦和芝加哥舉辦招聘會,共提供170個職位空缺。
在金融海嘯和信貸危機下,華爾街的工作職位在可見的未來里將會快速減少,倫敦和紐約的金融職位已經減少數千個了。在中國,盡管這里的經濟增長正在減慢,但仍然充滿機會。
中國的金融機構在經濟衰退中獲益,人才正在向中國外流,它們將可招請那些剛失業的人才,并趁機提升自己員工的質素。
漢能投資集團董事長兼CEO陳宏表示,“我們希望找一些有資深經驗、并對中國有深入認識的人。但在低層職位層面上,我們還是會在本土的勞工市場里尋找。” 漢能投資是一家環球投資公司,專注跨行業合并和顧問業務,在北京和三藩市均設有分公司。
中國金融業的市場封閉,故此沒有受世界銀行業的次貸問題太大影響。另外,中國的資金進出受到嚴密監管,資本市場仍然未對外資開放,故此金融系統開發程度也很低。盡管金融從業員都來自國內最頂尖大學,但是都缺乏實際市場經驗。
由于缺乏經驗,他們有時會作出一些致命的商業決定。例如中信泰富大手買入二十四億澳元,導致了公司巨額外匯虧損;中國的主權基金、擁有二千億資金的中投公司也幾乎在所有投資業務上均有巨額虧蝕,其中包括了在黑石集團的投資上虧蝕了二十億。
故此,中信泰富、上海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和上海交易所等大部份招聘團的金融機構希望在海外尋找有三至十年國際公司經驗的高級危機管理經理,絕不令人感到意外。
有二百五十人預先登記要出席這次紐約招聘會,另有八百五十人來即場面試,來求職的人什么國籍都有,由于招聘會外的人龍太長,工作人員要把每個人的面試縮短至三分鐘。
負責協助安排這次招聘會的全美華人金融協會的王先生表示,“這些金融機構提供的都是些資深職位,求職者需要有危機管理能力、服從性和領導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全球視野。”
|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