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抄底重在營造環境
|
(發布日期:2008-12-23)
|
![]() |
|
|
一場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機造就了一個新名詞——人才抄底。所謂“人才抄底”是因經濟環境的劇烈變化和企業的破產而造成人才非正常的流動,很多公司便在這個時期大量招募業內平時很難招攬到的高級人才。
金融海嘯造就了一支龐大的金融業失業大軍。這給了中國金融機構進行“人才抄底”的機會,也讓國外許多金融從業人士把目光轉向了受危機影響相對最小的中國。上海金融工委曾公布“海外人才采購計劃”,將赴美國紐約華爾街、英國倫敦金融城舉行大型招聘會,而麥當勞近日將招聘會直接開進北大校園,更將“人才抄底”的現象推向高潮。
專家點評
海外抄底前建立好的激勵機制
中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場研究室主任 曹紅輝
國內大型金融機構受人才青睞
對中資機構來說,現在應該是“人才抄底”的好機遇。對于尋覓新機會的人來說,國內大型金融機構,尤其是那些在國外有名氣的金融機構會受到青睞,比如中投、中金、中信等。
反思風暴形成原因高管難脫干系
一手推動危機最終爆發的金融高管,薪酬卻高得離譜兒,歐美金融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公眾和輿論的高度關注。國外沒有任何約束的金融機構高管人員是否能了解中國國情,來到中國會不會給中國金融機構帶來危險?
在已經失業的金融人才中,大部分屬于中低層次的技術人員。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偏好投機,而不是投資;喜歡炒作,而不是勞作。面對華爾街風暴,必須避開各種夸大其詞的炒作,冷靜選擇人才。
營造制度優勢 降低流動成本
怡安咨詢北方區總經理 田文智
用人單位直接洽談
必須結合本土金融人才隊伍發展的前景,認真分析目前我國在金融產業鏈頂端的需求數量和類型,在明確崗位要求之后,盡量由用人單位直接與海外人才談判。
應重點引進海外華僑華人
在華爾街的金融企業中,華裔人才將近一萬,他們在語言、文化、心理認同、適應能力等方面有諸多優勢。優先招聘海外華裔人才,能夠減少交易成本,降低使用風險。
從實體經濟部門引進人才
沒有實體經濟的發展和支撐,虛擬經濟的繁榮必然曇花一現。硅谷的軟件專家,底特律的汽車產業高技能人才,對國內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意義非凡。
晨報記者 高利華
|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