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人才落戶惠州 最高可獲住房補貼20萬
|
(發布日期:2008-12-19)
|
![]() |
|
|
本報訊 (記者 胡服 張展鵬 通訊員 張文偉 侯粵峰)昨日,記者從惠州市委組織部和市人事局獲悉,《惠州市加快引進和開發使用高級人才優惠政策規定》(簡稱《規定》)出臺。惠州引進的博士后人才,與用人單位簽5年以上工作合同,由市財政發給津貼每月1500元,已落戶的一次性發住房補貼5萬元。另外,碩士不再列為高級人才行列。據悉,惠州啟動500萬專項基金專門用于高級人才引進培養。
碩士不列入高級人才范圍
前不久,惠州市委高層前往長三角調研,發現惠州人才工作與長三角比較為落后,人才總量和人才政策都無法適應目前惠州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現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市級拔尖人才30人,登記在冊博士146人,登記在冊的留學人員172人,全市碩士人數超過2000人。
目前存在高級人才短缺,技能型人才缺乏,人才分布不均,其中技能型人才為23553人,僅占人才總數量的8.3%,其中高級技術人才僅775人。
根據各地競爭情況,調整了重點引進人才范圍,《規定》把院士、專家、正高職稱以及博士等6類人才明確為惠州重點引進對象,碩士畢業生不再列入高級人才范圍,使得引進人才的范圍更加科學合理。
另外,此前惠州的人才政策與其他地方一樣,大部分人才政策僅限于人才引進方面的條款,對人才開發培養內容涉及較少。此次《優惠政策規定》不但在住房、社保、戶籍等優惠待遇進行了全面的完善,同時強調引進與開發并重,增加高級人才的開發培養和人才的服務保障環節。
高級人才待遇大幅提高
考慮到廣東省對高層次人才培養提高標準,而惠州原有待遇標準較低,惠州此次出臺的高級人才政策將待遇標準大幅提高。
引進兩院院士,除省財政一次性提供500萬專項工作經費、100萬元(稅后)住房補貼外,再由市財政給津貼每月1萬元,已落戶的發給住房補貼50萬元,在此前5萬元基礎上有較大提高
引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由市財政發給津貼每月5000元,已落戶的發給住房補貼20萬元,原為2萬元。
引進的博士后發給津貼仍為每月1500元,原來為1000元,落戶惠州的博士后住房補貼從原來的1萬元提高到3萬元,博士津貼仍維持原來的每月1000元。
另外,惠州市政府準備每2年規劃建設100套惠州市人才公寓,廉價出租或限價出售給高級人才,逐步解決引進高級人才的住房問題。同時,設立惠州市人才資源開發專項基金,專門用于高級人才引進、開發、培養與鼓勵,啟動資金為500萬元,今后按10%的比例逐年遞增。
高級人才就診免掛號費
如果高級人才的配偶符合就業條件而未就業,原則上由用人單位安排就業或負責聯系安排就業。如用人單位確實無法安排的,可報所屬組織人事、勞動部門推薦就業,待業的由同級政府發放一定數額的生活保障金。
子女就學方面,需轉入本市公辦中、小學校讀書的,免擇校費一次;戶籍沒有遷入的,免借讀費。轉入本市時憑市人才辦證明辦理有關手續。
此外,市人才辦建立高級人才保健檔案,每年定期組織高級人才進行體檢。建立高級人才優惠速診卡制度,持“在惠高級人才優惠速診卡”到市內主要醫療機構就診時,享受免收掛號費等優惠服務。
待遇速覽
兩院院士:除省財政500萬專項工作經費、100萬住房補貼外,市財政每月津貼1萬,已落戶者發給住房補貼50萬;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市財政每月津貼5000元,已落戶者住房補貼20萬元;
博士后:市財政每月津貼1500元,落戶者住房補貼3萬元,博士津貼仍為每月1000元。
|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