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建設是勝利最大的競爭力
|
(發布日期:2008-12-19)
|
![]() |
|
|
引得進 留得住 用得好
■本報記者 劉樹鐸
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我國加入WTO以及石油石化行業重組改制的持續深入,油田生產效益化、經營市場化、管理科學化和勞動手段智能化的要求相繼被提了出來。
隨著市場化的完全推進,國有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包括人才競爭形勢日益嚴峻,如何引進、留住和用好人才成為國有企業普遍的難題。而不少國有企業往往把矛盾、難題背后的原因,要么簡單歸結為待遇、環境等方面的差距,要么籠統歸結為體制機制的障礙。
與其抱怨不如順勢而變,作為一個老國企,勝利油田堅持把培養新時代合格的石油產業大軍作為推動油田改革發展、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核心工程,強化道德建設,抓好技能培訓,弘揚勝利精神、創建優秀團隊,實施“人才強企”,先進典型層出不窮、各類人才不斷涌現,干群素質顯著提高,職工隊伍始終保持了顧全大局、愛崗敬業、迎難而上、開拓進取、拼搏奉獻的良好精神風貌。
勝利油田在40多年的勘探開發建設中,始終重視人才工作,根據勝利油田這個特大型國有企業實踐,暢通“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這三支人才隊伍的發展通道,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國有企業人才隊伍建設需要解決的方向性問題,不斷突破人才工作制約瓶頸、增強機制的活力。截至目前,勝利油田各類管理、專業技術和中高級技能人才總量已經達到了6萬多人,其中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2.1萬人,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2.7萬人,局級以上各類專家、學術帶頭人1200余人,油田先后有158人獲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人被評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5人被評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80人被評為局級以上學術技術帶頭人。總體上看,人才隊伍規模不斷擴大,人才不斷配套,人才素質不斷提高,對推動勝利油田科技進步和經濟效益提高、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近年來,勝利油田上上下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人才觀,不斷改善人才工作環境,從而營造了有利于人才成長發展的良好氛圍。
一是廣大干部職工對人才的認識逐步加深。“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等新的人才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才在推動油田建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斷加強,廣大干部職工對人才工作的關注度和認可度不斷提高,自覺參與和支持人才工作的工作熱情和主動性明顯增強,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的群眾基礎不斷得到鞏固和加強。
二是推進人才工作的力度不斷加大。各單位能夠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審視和把握專業技術人才工作,將人才工作納入各級黨委的重要議事日程,重點研究,強化措施,破解難題,創新發展;各級領導逢會必講人才工作,身體力行推進人才工作,有效地加快了油田人才工作進程。從提升技術水平、增強競爭實力的現實需要出發,加強探索實踐,創新工作機制,豐富工作載體,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加大對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提高專業技術人才薪酬待遇水平,加大優秀人才獎勵力度,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系統開發培養工作不斷得到加強,人才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三是專業技術人員崗位成才活力明顯增強。在油田上下重視專業技術人才工作,不斷推進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上水平的大背景下,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的思想觀念得到了升華,實現了從“要我成才”到“我要成才”的根本性轉變;注重培訓提高、強化實踐鍛煉、加強技術交流、勇于創新實踐的激情和活力不斷張揚,形成了以實力鑄就成功的工作導向;立足崗位、奮發有為、干事創業、成長成才的熱情不斷高漲,形成了以成就事業體現個人價值的事業導向。油田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呈現出優秀人才層出不窮,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人才文化不斷升華的可喜局面。
面對新的發展時期的良好局面,勝利油田對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進一步落實“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營造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人盡其才的人才環境;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人才政策體系,建立起“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機制;造就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業配套、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為油田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證;構建能培養一流人才、能吸引高層次人才、能用好各類人才的“勝利人才高地”,形成和保持整體競爭力強、高層次人才數量與比例領先的“勝利人才優勢”。
|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