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效應:人才招聘門檻高又高
|
(發布日期:2008-12-18)
|
![]() |
|
|
本報記者 王靜
近日,杭州56家用人單位來哈招聘人才,當天上午進場的求職者有近萬人,但簽訂意向性協議的只有162人。許多求職者紛紛感嘆用人單位條件“苛刻”。對此,專業人士表示,受金融危機影響,許多外地企業縮減甚至取消招聘計劃,對應聘者更是優中選優,使得哈爾濱市人才市場也感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
13日8時30分,杭州用人單位的招聘會剛開始,哈爾濱市中高級人才市場的門前、大廳里就擠滿了手持簡歷的應聘者。由于前來應聘的人很多,人才市場在入口、過道、大廳、出口等多處都設了專人把守,引導人流。大廳里,幾乎每個用人單位的臺子前都擠滿了人。
記者轉了一圈發現,此次外地企業來招聘的條件都比較高,博士、碩士的學歷要求隨處可見。在硬件條件合格后,許多用人單位對招聘者的相貌、氣質、身高還要進行挑選,不滿意的只會留下簡歷和聯系方式,不會再與招聘者進一步交流,讓應聘者感嘆用人單位招聘門檻太高。
來自黑大的學生小劉告訴記者,她是學中文的,看中了兩家公司,都是文職工作,她的硬件條件都夠,可一家說該崗位有時需要接觸客戶,希望招個“氣質好、具有親和力”的人,委婉拒絕了她;另一家用人單位問她的身高,她回答1.62米。招聘者遺憾地說,我們想要1.68米以上的。小劉感慨地說,她們一起來的三個同學都遇到類似的遭遇,用人單位對身高、相貌的要求,實在有些挑剔。
由于應聘者多而崗位相對少,用人單位的挑選余地增大,明顯“增高”了“門檻”。杭州某高校招聘人員表示,他們本來要求的學歷只是本科以上,沒想到,僅碩士學位的簡歷就收到了50多份,這讓他們根本不考慮本科的了,而且哈爾濱只是該校這次出來招聘的第一個城市,以后還要到別的城市去招人,選個滿意的應該不成問題。
業內人士分析,用人單位的“苛刻”與金融危機有一定關系。據杭州市人才開發中心人才交流部部長陸敏介紹,今年夏天,該中心聯系各單位來哈招聘,當時許多外資、國有企業都表示參加。可是10月份之后,受金融危機影響,杭州奧的斯公司、杭州鍋爐集團等單位紛紛改變計劃,減少甚至取消招聘,有的表示已接到總部指示,今年人員采取只出不進的原則,有的表示用人成本增高,今年不打算招人。結果,原定約百家的招聘團隊最后只剩下了56家。
據哈爾濱市人才市場有關人士分析,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用人單位在招人時難免會縮減崗位、提高條件,希望一人多能,既想節約用人成本又要網羅高素質的人才,條件自然越來越“苛刻”。進場求職者最好有心理準備,以應對人才市場的變化。
|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