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動:充滿活力與生機的源泉
|
(發布日期:2008-12-17)
|
![]() |
|
|
段華明
充滿活力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其中的一個突出表現是人才的流動、重組和有效利用。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不盡人才滾滾來。這是廣東充滿活力與生機的源泉,和諧廣東就要長久地保持這種優勢、競爭力和發展后勁。
使不同社會階層之間實現良性社會流動。過去傳統體制下,人口遷徙壁壘阻隔了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合理流動,各種身份標識的勞動者長期被配置于身份劃定的局部領域,個人被先天地鎖定在特定身份屬性所在的領域就業,創業活動被限制在狹小的范圍,結果使低素質人力資源在封閉狀態中自我循環,狹隘的生存空間與封閉的精神世界,雷同化的生活方式使個性及創造性活力消失。
當今社會階層結構變動的一個鮮明特點,是社會成員的流動明顯加快,人們的工作地域、職業崗位、工作單位和社會身份的變換頻率都在不斷加大,社會階層的構成出現了顯著的新變化,傳統的工農兵學商等階層的簡單清晰的劃分,已為多元化、多層次的社會職業之間的相互滲透、彼此轉換和新的社會階層的不斷出現與壯大所代替。社會階層結構的新變化,既可以使各具特點、各有所長的社會成員充分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又可以保持一定的社會階層差異,強化競爭和激勵機制,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并能通過社會成員在不同社會階層之間流動的增強,使社會資源的配置更趨合理,進而使一個民族和社會充滿生機和活力。社會階層劃分標準和社會評價標準的多元化,為人們彰顯個性、發揮優勢和專長提供了條件。
處理好現有人才與引進人才的關系。構建和諧社會,既要培養和引進人才,又要用好現有人才。有些地方常常抱怨沒有人才,不惜物力、財力到外地引進人才,卻對本地區、本單位的人才視而不見。這種舍近求遠的“燈下黑”,不僅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還壓抑了現有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甚至出現“人心思走”的不和諧現象。要從創新人才評價、使用機制和激勵機制入手,使現有的人才人盡其用,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和諧社會是全體公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只要解放思想,人人皆可成才。另一方面,不斷完善、優化人才環境,不斷完善人才待遇,筑巢引鳳,形成人才的磁場效應,不僅現有的人才能留得住,天南地北的人才也會源源不斷流入。
培養人才、引進人才、使用人才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培養和引進人才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在使用中才能發現和培養人才,才能為引進的人才創造更大的舞臺。要善于利用內外兩種人才資源,做到自主培養開發人才和引進人才并重,精心培養和大膽使用并重。
和諧領導班子應當是和而不同。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就是和而不同、豐富多彩。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特別是在配備領導班子時,要“求異存同”。一個人特別是“一把手”,總希望與自己觀點一致的人、興趣相同的人組成班子,以為這樣便于開展工作,便于處理關系,實則不然。在一個系統中,配置兩個相同的元素,必然會導致內耗?鬃诱f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才能互補,才能形成合力,達到和諧。最佳的班子是和而不同的班子,這叫“君子”班子;最差的班子叫同而不和的班子,這是“小人”班子。
作者系中共廣東省委黨,F代化戰略研究所所長、教授
|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