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人才“試水”武漢
|
(發布日期:2008-12-4)
|
![]() |
|
|
荊楚網消息 (楚天金報)記者任寶華報道:自大洋彼岸的雷曼兄弟破產開始,當近20%的華爾街華人精英淪為失業者,“華爾街人才回流”的話題,就一直成為職場的一大熱點。
如今,兩個多月過去了,在內陸城市武漢,是否有華爾街人才回流的狀況呢?近幾日,記者走訪了武漢多家獵頭公司以及大型人力資源招聘機構后了解到,確有華爾街人才回漢“試水”的案例,但成功者寥寥。
打探的多 行動的少
“從9月底到現在,我們公司先后收到了十余封來自華爾街人才的電子郵件,但眼下并沒有在武漢成功上崗的案例。”昨日,武漢錦繡獵頭首席顧問黃紫夢女士告訴記者,真正現身武漢找工作的,僅有兩人,其他的均是通過郵件或電話的方式進行咨詢,進而打探武漢相關金融機構的人才需求、待遇以及職位等相關情況。“在9月份以前,華爾街華人人才主動向武漢本土招聘機構咨詢,是比較少見的”,前程無憂以及智聯招聘武漢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均介紹稱,近期這兩家網站后臺簡歷庫中,來自華爾街人才的求職簡歷有所增加,但在質和量上均沒有明顯的亮點。“在當前的背景下,確實有一些人動了回漢的心思,但絕大多數人都表現得非常謹慎,目前依然以試探和觀望為主”,采訪中,武漢獵英顧問有限公司資深獵頭安國平女士稱,歸國回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自降身價成心頭之痛
現年35歲的吳先生,先前在武漢一家非常知名的大型上市國企就職,兩年前前往美國華爾街從事翻譯工作。日前,現身武漢重新求職的他,非常避諱向記者提及他先前的收入,僅稱如果在武漢求職的話,他所能接受的心理底線是年薪20萬元,“考慮到國內國外的薪酬差異,我已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讓步了”。而據黃紫夢女士介紹,按照武漢的實際狀況,吳先生能拿到的年薪,應該在10萬元左右。近幾日,因為實在難以接受如此大的落差,吳先生已經前往上海,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機會。
于2005年畢業于美國匹茲堡大學、并取得了碩士學歷的武漢女孩兒宋小姐,在簡歷中提到她是“有著銀行系統集成大型項目豐富經驗的電子數據交換專家”,到目前為止,她也還沒有找到切合自身要求的企業,其中相當一部分原因來自于薪酬落差。
采訪中,另一名先前從武漢到美國留學工作,中途曾回國半年但后來又去了美國華爾街工作的林小姐稱,除了薪酬之外,她最擔心的是工作環境難以適應,“我之前那次回國又出國,主要是因為難以和國內的企業文化接軌,如今再要回國,我擔心自己還將面臨這樣的困境。”
本土企業不太“感冒”
“前不久,我們公司就成功挖到了一名華爾街人才。”在上周的一次人力資源論壇上,武漢某地產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張先生說。之后記者幾經打探,張總監堅稱“這是公司眼下的機密,絕對不能透露半點”,而據了解,這名神秘的“華爾街人才”目前還不在武漢。“眼下,我們還沒碰到有企業要求我們專門獵取華爾街人才的,即使有,我們也會認為是作秀的成分居多。”多家獵頭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他們普遍對回流的華爾街人才前景不看好。“技術人才還好一點,但是金融等領域人才,他們存在一個和國內接軌的問題,工作一時間是難以勝任的,此外,身價也是一道難過的坎,就像那位吳先生,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委曲求全’了,但他的薪資要求,依然大大高于企業的實際給付能力”,黃紫夢女士如此解釋。
|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