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經濟區未來人才需求巨大
|
(發布日期:2008-4-1)
|
![]() |
|
|
編者按: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已于近日獲得國家批準實施。同期,由自治區黨委、政府組織有關部門編制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2008-2015年人才發展規劃》(簡稱《規劃》)也正式開始實施。《規劃》客觀分析了當前我區人才開發與經濟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現狀,提出了符合實際,有利于發揮未來廣西區位優勢的北部灣經濟區人才需求預測,及發展目標要求。特別是在其中的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人才開發規劃上,提出了許多具有創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為此,本版將陸續刊登或解讀《規劃》中的有關內容,以饗讀者。
國家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后, 加快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步伐,加快建設沿海9大產業基地的戰略決策,對各類人才提出了巨大需求。據預測,至2010年,北部灣經濟區口徑內人才年均增長313%(經人事部門統計),口徑外人才年均增長174%(未經人事部門統計), 全社會人才總量達115萬人左右。至2015年,北部灣經濟區口徑內人才年均增長279%,口徑外人才年均增長1413%,全社會人才總量將達到168萬人左右。
在人才需求的能級方面,具有高學歷、高職稱或高技能的人才將成為需求的熱點。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才、大學本科學歷人才快速增長,而中專、高中及以下學歷人才所占比重下降。至2010年,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將占全部人才的3368%,大學專科學歷人才為4067%,中專及以下學歷人才為2565%。至2015年,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占全部人才的比重達4562%,大學專科學歷人才比重為3999%,中專及以下學歷人才比重下降到1439%。
在人才需求的產業分布方面,至2010年,預計第一、二、三產業人才的比重將變為1670∶3654∶4676;至2015年,第一、二、三產業人才的比重將變為1255∶4409∶4336。北部灣經濟區第一產業人才比重呈逐步下降趨勢,第二產業人才比重呈明顯的增長趨勢,第三產業人才比重的增長則相對平穩。
在石化、林漿紙、能源、鋼鐵和鋁加工、糧油食品加工、海洋產業、高技術、物流和現代服務業等9大重點發展產業中,人才需求預測如下:
石化產業
石化產業人才包括直接從業人才和間接從業人才。據預測,2010年北部灣經濟區石化產業人才總量約為17000-18000人,2015年約為24000-26000人。其需求方向主要有:化學工程、石油化工專業的石油倉儲、運輸管理人才;具有化學工程、化學機械、高分子化工等專業背景的石油冶煉工程人才;管道工程、工民建、熱能工程、安全管理等專業的本科以上學歷人才。此外,具有化學工程、化工機械、電氣自動化等專業的中專以上學歷的操作人才需求量也較大。管理類人才主要需求既具有化學工程、化工機械專業背景又具有企業管理經驗的復合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
林漿紙產業
到2010年,北部灣經濟區林漿紙產業人才總量約為2500人;到2015年約為3900人。其人才需求可大致分為造林工程和造紙工程兩大類。其中,造林工程主要需求林學、土壤學、育種育苗、造林、病蟲害防治的專業人才;造紙工程主要需求林產化工、造紙工程、化學工程、電氣自動化等專業的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相關專業的中專以上學歷的操作人才,以及既具有造紙工程、化學工程等專業背景又具備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能源產業
到2010年,北部灣經濟區能源產業的人才總量約為12800人,到2015年約為16100人。其人才需求特點為:主要需求電力電氣工程、電力系統維護、供繼電技術,與水電及火電相關的專業技術等專業人才;高級技術工人需求量較大;需求具有豐富市場運作經驗的企業管理人才;需求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汽輪機等專業的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檢修、維護、試驗人才;核物理等專業的特殊人才也較緊缺。
鋼鐵和鋁加工業
鋼鐵和鋁加工業的人才主要包括鋼鐵產業、鋁加工產業和修造船產業人才。到2010年,北部灣經濟區鋼鐵及鋁加工產業人才總量約為51500人;到2015年,人才總量將達到96000人。其人才需求特點為:主要需求材料工程、金屬材料熱處理、金屬材料加工、冶金機械等專業人才;需求冶金材料和工藝、冶金裝備、自動控制、儀器儀表、化工機械、環保等專業的配套產業人才,以及計算機等專業的信息化人才和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等專業的管理和營銷類人才等;鋁加工業所需求的人才以一線中專以上技術工人為主。
糧油食品等現代農業加工業
到2010年,糧油食品等農產品加工業人才總量達到61000人;到2015年達到85500人。其人才需求特點為:糧油加工大型企業主要需求食品加工、飼料工程、化學工程等專業的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人才;農產品加工企業人才需求量大,主要需求具有食品加工、自動控制、農學、畜牧學、企業管理等專業背景的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技術、管理人才,具備一定營銷經驗和網絡、一定市場開拓能力的營銷人才。
海洋產業
海洋產業大致劃分為海洋運輸與漁業、海洋化工與制藥、濱海旅游等產業。到2010年,北部灣經濟區海洋產業人才需求總量達40700-41700人,至2015年發展到54800-55800人。其人才需求特點為:海洋運輸與漁業需求交通運輸、機械制造、電氣工程、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的大學專科以上學歷技術人才;海洋化工與制藥主要需求藥學、生物化工、精細化工等專業的中專以上學歷的操作和管理人才,以及相應專業的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中層管理和技術人才。
現代服務業
現代服務業主要包括旅游、會展、金融等服務業。到2010年,北部灣經濟區旅游業人才總量約為98500人,會展業人才總量約為14000人,金融業人才總量約為27000人;到2015年,旅游業人才總量發展到123200人,會展業人才總量約為23000-28000人,金融業人才總量約為29800-31300人。其人才需求特點為:旅游業主要需求酒店運營管理、旅游管理和策劃等運營管理類人才,急缺高級人才和小語種導游;會展業主要需求具有較豐富國際會展經驗的高級會展策劃組織、會展現場協調與服務、外語等方面的人才;金融業人才需求以高層次人才為主,網上交易等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量增長,投資分析與咨詢、風險投資、個人理財咨詢等新型金融人才需求量逐年增長。
物流產業
到2010年,北部灣經濟區物流人才總量約為62300人,到2015年達到95800人。其人才的需求方向為:國際貿易、國際法、外語等專業的外向型人才;港口規劃建設與管理、倉儲管理、貨物運輸與代理、物流配送等專業的技術人才;熟悉進出口加工貿易、報關通關的專業人才;展示、展覽、交易以及相關咨詢代理、技術培訓和物流服務等專業人才。
高技術產業
到2010年,北部灣經濟區高技術產業人才總量達31300人,到2015年達45000人。其人才需求特點為:軟件及計算機產業需求以網絡工程、軟件工程及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才為主,軟件開發、電子通信工程、網絡開發管理類等專業的人才需求量很大;生物工程主要需求生物工程、精細化工等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研究、開發和技術人才以及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等經濟類人才。
|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