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業用人單位大面積遭遇“技工荒”
|
(發布日期:2006-11-1)
|
![]() |
|
|
當大多數求職者為會計、文秘、管理等“白領”崗位爭得頭破血流時,制造業用人單位正大面積遭遇“技工荒”。記者發現,眼下各類制造業技工崗位招聘熱鬧非常。
制造企業普遇“技工荒”
近年來,“技工荒”的呼聲日漸高漲。10月15日,杭州首屆中國農民工信息化論壇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東南沿海三大制造業基地全部面臨技工短缺的危機。調查顯示,三大制造業基地重點城市今年一季度用人缺口高達34萬,平均每一個工人就有3家企業爭搶,而且這一人才缺口還在不斷升級。拿南京來說,基本每周工程、技術類崗位需求數達900個,而各企業人事經理收到的簡歷數,每周還不到200個。再看上海,根據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2006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分析》,上海人員缺口最大的職業首先是機械冷加工人員,空缺崗位與求職者比例達到了44:1。從傳統的機械、建筑、工程到新興的電子、通信等行業的工廠,普遍存在“技工荒”現象。
據了解,我國已迅速發展成為制造業大國,有資料表明,制造業在我國以超過GDP的速度增長,成為最大的產業部門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前幾年外資企業紛紛將國外的工廠搬遷到中國,掀起了制造業人才需求的一波浪潮。近年來,這些企業基本完成了在中國的設廠工作,度過了大規模生產轉移的過渡期,大部分進入穩步發展階段,涌現出了大量的人員需求。記者發現,無論是在中國建廠的外資企業,還是國有民營企業,都有招聘需求。從CHINA91制造業頻道網上才情看,技工人員的需求一直處于攀升狀態。在制造業高技能人才中,各類生產/技術工人(包括模具制造工、模具設計工、車工、鈑金工、數控機床操作工、機修工、縫紉工等)穩坐“熱門職位排行榜”前十強。
五類工種需求突出
在眾多的技工崗位中,車床工、鉗工、銑工、刨工、磨技電工五類工種需求格外突出。此外,機械裝配工、模具工、數控工、設備操作工、汽車維修工、沖壓工等需求也很大。
技工人才缺,跟目前企業機械工程設備不斷更新換代有關。在某固定招聘會上,上海澳靈頓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數控機床等先進技術的引入,傳統制造業中車、銑、刨、磨、鉗、鏜等工種的技能要求正在向“知識型技工”的素質要求演變,各類工種內部分工日漸細化,技工需要不斷更新知識,更新技術,這也是五類技工缺口不斷升級的原因。
由于技術更新快,在面試這類求職者的時候,不僅要求相關的崗位資格證書和技工等級證書,更重要的是,考察他們是否接觸過公司相關的機械設備,以前的工作經歷是否與公司的生產制造產品對口,是否有良好的學習能力也是考量的標準。“這類人才難找,如果符合要求,今天面試,明天就能上崗。”
“多面手”吃香薪酬超白領
記者在人才市場上發現,很多企業不僅僅招聘單一技工,而給出一個如“機械工”或者“維修工”的崗位名稱。從招聘的要求上看,是要找“技術多面手”。比如要精修各類進口及國產工程機械設備,而不要只能維修一類產品技術的單一人才。記者發現,這類招聘要求集中在維修工,特別是汽車維修工、操作工上。當然,企業也給這類人才開出了高價,一般外資公司的年薪能達到8-9萬元。
供需杠桿刺激著薪酬的波動。技工的薪酬近年來越來越高是不爭的事實。上海市勞動保障部門發布的工資指導價位中,中高級技能人才工資水平全線攀升。特別是鍋爐檢修工、電機檢修工這些原本屬于藍領的工作,若從業者具有技師等級,最高水平可超過10萬元,中等水平也有8萬至9萬元。另外,設備操作工、汽車維修工、沖壓工等專業技術要求較高的工種,企業開出的用工價格都很高,而且隨著技術級別的遞增,薪酬增長很快。比如初級車床工的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為1000元/月,中級為2200元/月,高級則達到4000元/月。(邵麗蓉)
--摘自《人才市場報》 |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