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人才緊缺 人才培養標準“呼之欲出”
|
(發布日期:2006-10-30)
|
![]() |
|
|
“很多工作自己都能干,而且待遇非常優厚,看得心都動了。”在一次招聘會上,北京某超市生鮮部主管看到如此多的崗位招聘,動了跳槽的念頭。像這樣的招聘會,在今年北京零售業并不少見,零售企業之間相互挖人、中高層跳槽和集體跳槽的現象屢見不鮮,這都表明目前正急缺零售人才。
四類零售人才最缺
據了解,在一些大型的零售企業,高管的薪資待遇與業績浮動掛鉤,平均每月5000-6000元左右,而店長最多能享受15-16個月薪水。一般的店長年薪約8萬元,優秀店長年薪30萬元左右。如此優厚的待遇,卻招不到想要的人,這讓不少零售企業開始犯難。據了解,一家1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店開業,就需要400多名工作人員,其中管理職位大約占20%。目前各家零售企業都在儲備人才,通過社會招聘的往往缺乏工作經驗,人才緊缺已經超過資金緊缺。
“目前零售業人才全面缺乏,各家超市最缺的就是生鮮經理、采購人員、信息管理、營銷能手四類管理人才。”北京華聯綜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學峰表示,因為這四類人才都需要長時間對零售行業進行摸索,熟悉各類工作程序,并且有豐富的管理經驗。
零售人才為何緊缺?
我國目前零售業人才不僅數量少,而且素質也不高,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各類專門人才只占3%左右。有人把國內零售業人才的匱乏歸根于外資零售企業的頻頻“挖人”,而中國商業聯合會培訓部副部長晏建中則認為,這只是表面現象,其根本原因是國內院校對零售人才的培養力度大大削弱了。
據悉,商貿專業是培養高級零售人才的對口專業,然而到了1998年,國家有關部門進行專業結構調整,取消商貿專業作為一級學科,許多高校也紛紛取消了這個專業,目前僅有少數幾家大學保留了商貿專業。即便是保留商貿專業的院校,其課程設置與實際需求嚴重脫節,對連鎖商業的針對性也不強,有的高校甚至找不到連鎖超市的專業或課程。
一方面是零售業人才社會存量少,另一方面是企業培訓耗時長、花費大,跟不上企業發展步伐。曹學峰介紹,一般超市培養一名店長至少需要五年時間,培養一名中層管理人員需要三年時間,每年的培訓費用為該員工年薪的一半。
行業協會出臺人才標準
令人欣慰的是,隨著零售人才匱乏情況的出現,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都開始越來越注重人才的培養了。日前,由中國商業聯合會申報的《零售業職業經理人執業資格條件》標準項目通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審核,獲準立項。
據介紹,這項工作已經醞釀了很長一段時間,標準的制定者包括中國商業聯合會、國內著名零售企業和零售業的權威專家。企業的意見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不少跨國企業表示可以提供相關的案例供教學研究。目前標準的基礎工作已經完成,正在等待國家正式頒布,相關教材的編寫工作正在啟動。
晏建中表示,該標準制定的目的是為企業在選拔人才方面提供一個共性的標準,使得企業在培訓上有目標、用人上有依據,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我們提供的不僅是一個標準,而是人才培養、評價和在冊學員終身學習的一個完整體系,以及將來要致力于整合更多的相關教育資源,幫助企業建立內部人才培養系統。”
晏建中強調,在培訓認證方面,將會嚴格按照“考培分離”的認證制度,建立彼此獨立的培訓、考試測評網點體系,以及各種配套措施,以保證培訓認證質量。“在學員培訓認證結束以后,還將根據學員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積極創造條件,搭建一個有利于終身學習與交流的平臺,以滿足學員工作能力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薛楓)
--摘自《北京參考報》 |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