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軟件產業開源已勢不可擋 |
(發布日期:2007-1-15) 來源:
來自LUPA
|
![]() |
|
|
近日,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副司長陳英表示:2006年軟件業取得長足進展,到2006年底,中國軟件業銷售收入達4800億元,同比增長23%。那么在取得“長足進展”的2006,有哪些企業、哪些事值得我們圈點?
預裝正版風暴來臨
國家的軟件正版化策略在2006年得到深化。2006年2月,國家版權局宣布,歷時一年多的軟件正版化采購勝利完成,中央、省級、地市三級政府部門基本完成軟件的正版化工作。
2006年3月30日,信產部、國家版權局、商務部聯合下發《關于計算機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要求國內PC廠商在產品出廠前必須預裝正版操作系統,禁止所有品牌電腦裸機銷售。
北京市知識產權局隨后表示,2006年底前北京市場上禁止銷售未安裝任何操作系統的“裸機”。各級政府部門也紛紛發出文件,要求在采購計算機辦公設備時,必須按照文件要求,采購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的計算機產品。在編制招標文件(談判文件、詢價文件)時,應當將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作為采購計算機產品的必備條款,否則產品將作為非實質性響應處理。
點評:國外軟件企業會在預裝正版中獲益,國產軟件廠商也將是直接受益者。以江蘇省2006年軟件采購為例:該省政府43個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以及17個市政府各部門共采購正版操作系統1.5萬套,其中國產軟件占30%;辦公軟件1.5萬套,國產軟件占80%(巢湖、淮北、滁州、銅陵四市采取場地授權,100%是國產軟件);殺毒軟件1.1萬套,國產軟件占99%。各級采購費用總計2200萬元,國產軟件采購金額占30%的比例。
預裝正版,最大的獲益者或許是微軟。幾乎是在通知下發的同時,微軟在美國同聯想、方正、清華同方和TCL先后簽訂了巨額操作系統采購協議。其中,僅聯想一家公司未來幾年預計就將購買價值超過12億美元的微軟產品。事實上,政府帶頭推廣應用正版軟件是一件好事,哪怕能賣出十萬臺國產Linux電腦都是對國產操作系統的莫大幫助。
信息安全話題成熱點
2006年,國產軟件廠商沒有等到《本國軟件采購管理辦法》,卻等來一個“安全門事件”。2006年5月份,美國國務院拒絕采購11000臺聯想PC。因為美國國會議員認為,“信息系統用外國產品可能有不良后果,會威脅國家安全”。“聯想安全門事件”引起了軟件和政府采購行業人士的反思,因為我們很多要害部門都一直在使用國外軟件。
點評:對于信息系統而言,軟件遠比PC更重要,尤其是基礎軟件,但有一些采購人缺乏國貨意識,在招標中制造歧視國產軟件的條款,甚至干脆推翻國產軟件中標的結果。“聯想安全門事件”可以看做一個契機,是改變我國政府采購觀念的一個契機,即IT采購要加強國貨意識,以保護政府的IT投資。此外,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法規限制采購人購買國外軟件,尤其是一個核心重要部門。
開源浪潮勢不可擋
2006年,開源軟件勢頭驚人。年初,紅帽兼并開源中間件廠商JBOSS,開發文檔格式ODF成為世界標準,徹底開源的Ubuntu(LTS)長期支持版本的發布,形成了一股洶涌的“開源浪潮”。下半年,開源軟件的高潮一個接一個,甲骨文直接介入Linux業務,微軟與Novell結盟支持Linux用戶,SUN把JAVA徹底開源。
點評:世界兩大軟件巨鱷微軟、甲骨文直接介入Linux業務,是對Linux的正式認可,也是對Linux開了綠燈;SUN公司把JAVA編程語言“開源”而且按照GPL v2的游戲規則來“授權”,這等于貢獻出一千多萬行的“私有”源代碼,直接影響到世界450萬以上的軟件程序編程人員的編程活動和編程質量。
最支持開源軟件的還是政府。2006年年底,勞動部與紅旗簽定協議,將紅旗Linux納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和培訓中,在全國普及推廣。這是國家首次把Linux作為職業技能培訓標準,未來的電腦技術人員將必須掌握Linux技術。這對開源軟件的促進作用超過其他企業之和。
軟件外包是亮點
軟件外包市場是2006年軟件市場的亮點。2006年第3季度銷售額達到27.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3%,相比2006年第2季度上升4.6%。有關專家分析,由于軟件外包產業客戶對企業的規模和能力要求提高,國內的外包企業要在國際軟件外包市場加強自身的競爭力,進入軟件外包價值鏈的高端,軟件外包企業間的并購和聯盟將進一步發展,預計2007年將出現超過6000人的軟件外包企業或者集團。
點評:各地政府對于軟件外包十分支持,以武漢為例,該市將以7大措施助推服務外包,打造“中部服務外包之都”。 武漢市已擬定每年不少于1億元規模的支持計劃。重慶、深圳等大城市也有類似的制度出臺。
但是,倪光南等專家對此有不同意見,因為即使像印度那樣給跨國公司打工,每年也只不過賺取了9.2億美元,在整個軟件產業盤子里僅占1.9%。跨國公司希望外包,希望中國去跟印度競爭,因為外包業務只是很普通的軟件加工,依附于外國市場和跨國公司的軟件加工產業,在軟件行業的地位類似于鞋襪和玩具。因此,專家表示,政府要加強對國內軟件產業的扶持和發展力度,企業要提高創新能力,以便提高國產軟件的整體國際競爭力。
SOA逐漸崛起
SOA可謂是2006年軟件行業最燦爛的詞匯。2006年11月1日,IBM在中國和印度建立SOA解決方案中心。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咨詢服務負責人Peggy Vaughan表示:“2006年公司提出在SOA投資10億美元,SOA做了很多年,這么大的舉動也是第一次。”而IBM頂級軟件策略師克里斯托弗更是直言,除了增加銷售收入外,能促使IBM解開錢袋子的正是計算產業向SOA的轉型。
SAP也不例外, SAP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孔翰寧曾表示,SAP的企業級服務架構(Enterprise SOA),將提升構建業務流程的靈活性,通過簡化軟件部署方法使企業能夠更加輕松地對軟件予以采用,以此幫助客戶輕松實現信息化。
Oracle顯然不甘落后,正全力開發它的下一代SOA產品Fusion。BEA很早就提出了SOA口號,在BEA World 上更是推出了很多實際應用中的成功案例。HP把全球的SOA體驗中心從2個增加到了5個,甚至連咨詢公司埃森哲也宣布將要投資4.5億美元來促進SOA的發展。
點評:在專家和廠商的眼中,SOA絕對是傳統企業管理軟件體系架構的“終結者”。可以肯定的是,截至目前,該領域還沒有完全的壟斷力量。因此有人預計這將是國產軟件的一個突破口。但是,目前SOA只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沒有變成真正的生產力,這對于國內眾多軟件廠商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企業級軟件市場啟動
2006年11月23日,國資委在云南舉辦國企信息主管年會,大型國企主要信息主管出席,會上著重討論企業軟件正版化工作,省、市版權局對企業使用正版軟件的工作依法進行了監督,并查處了一批嚴重侵權、使用盜版軟件屢不改正的企業。同時,對使用盜版軟件問題突出的企業建立“黑名單”制度,并通過新聞媒體進行曝光。
點評:目前,企業市場規模是政府采購市場的5~10倍,進駐該市場并實現盈利,是國內眾多軟件廠商的目標,也是國產軟件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光靠國家政策上的扶持,只能維持國產軟件的生命;要想有所發展,只有通過國產軟件的自主創新,不斷開拓更為廣闊的企業市場——這一更加理性、更加務實的市場。
軟件采購遭遇價格戰
價格仍然是2006年軟件采購的看點之一。2006年1月份,西安市政府部門軟件正版化采購完成,采購操作系統113套、辦公軟件57套。在此次采購中,57套辦公軟件的中標企業金山,最后的成交金額只有100元。也就是說,每套金山WPS 2005的價格只有1.75元。在此之前,公安信息網計算機病毒預警、防范體系建設項目中也出現了零報價的現象。
點評:軟件價格戰在2006年繼續延續,很大原因在于招標過程中價格分數占得過高,自然使價格成為重點,但是在2006年下半年這種情況已經得到改變。在9月舉行的金額677萬元的河南省教育廳農村遠教軟件采購中,教學適用性、技術、售后服務三項指標占65分,價格只有30分,而且評標注意細節,從根本上杜絕了價格戰,為軟件采購探索出了一條可借鑒的新模式。
新操作系統Vista發布
2006年11月30日,微軟旗下三大產品Windows Vista、 Office 2007和Exchange Server 2007正式亮相北京,這是微軟有史以來第一次三個產品全球同時發布,也是微軟繼2001年10月推出Windows XP后所發布的最重量級產品。
微軟資深副總裁兼微軟中國研發集團總裁張亞勤表示,微軟此次發布的三大產品,是微軟有史以來投入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產品發布。
點評:據了解,微軟此次發布的三大產品,耗資超過了200億美元,開發了近2億行源代碼,凝聚了上萬名軟件工程師的心血。因此,新產品的發布,不僅對微軟,對整個PC產業來說,意義都非同尋常。盡管目前還很難預料,Vista的發布到底有多大牽引力來拉動PC銷售。但可以肯定的是,Vista絕對有理由成為PC廠商的希望所在,將其看成電腦行業的下一個盈利點,或者看成一棵新長成的搖錢樹都無可厚非。
“流氓軟件”定義出臺
2006年11月,中國互聯網協會以行業自律的方式,組織30余家互聯網從業機構共同研究起草了“惡意軟件定義(征求意見稿)”。此次公布的惡意軟件定義是指,在未明確提示用戶或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在用戶計算機或其他終端上安裝運行、侵犯用戶合法權益的軟件,但已被我國現有法律法規規定的計算機病毒除外。
點評:惡意軟件,即俗稱的“流氓軟件”。此前由于缺乏法律效力和公信力的定義,很難得到廠商、用戶以及監管部門的一致共識,導致諸如奇虎網和雅虎網互相指責對方經營“流氓軟件”的情況發生。惡意軟件定義出臺的出臺,給互聯網的安全使用創造了清靜環境。
軟件出口政策“松動”<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