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組投產+整體上市電力走上價值回歸路 |
(發布日期:2007-1-9) 來源:
中國工業報
|
![]() |
|
|
價值回歸開始啟程
國民經濟保持持續穩定高速增長需要電力工業保持持續增長作為保障。GDP的持續增長,客觀要求電力必須保持相應增長作為保障。對工業用電設備采取的節能降耗措施將使得未來國內電力總需求彈性保持在1-1.2之間,據此,假定未來GDP增長若穩定在9%左右,國內電力增長速度必須維持在9-11%才能夠保障GDP增長,呈現出一定的剛性特征。
近年來高強度電力、熱力固定資產投資奠定未來全行業快速增長基礎。作為國民經濟的先行產業,國內電力工業在未來五年間,估計新增裝機容量約2.15至2.45億千瓦,僅發電方面的投資就需要一萬億元人民幣。近年來電力、熱力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煤電聯動減輕高位煤炭價格對電力公司利潤的侵蝕。為應對國內煤炭價格持續上升給電力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國家于2005年5月和2006年7月兩次實施了煤電價格聯動,改變了火電企業利潤下滑趨勢,電力企業利潤率得到恢復性增長。
與國外同業公司市盈率、國內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相比,國內電力股市場價值被低估。中外能源電力上市公司市盈率對比顯示,國內電力上市公司市盈率較國外同業上市公司低近30%。參考國內GDP增速和國內電力行業未來可能的增長預期,可以肯定國內電力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增速將大于7.5%,由此更加凸顯出國內電力上市公司市盈率偏低的表征。
考察電力上市公司整體市盈率和市凈率指標,可以看出表觀數據明顯低于市場平均水平。國內電力A股價格遠離合理價值,具有強烈的價值回歸動力和價格回歸空間。參考未來國內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規劃,我們斷定,國內電力股股價的價值性回歸將啟動整個電力股黃金時代的到來。
機組投產提振業績
2006年下半年至今,重點電力公司,尤其是華能國際和華電國際大批高參數大機組的不斷投產給公司未來業績的高速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2006年全年華能國際新增權益裝機容量465.9萬千瓦,總權益裝機容量達到2691.2萬千瓦。同比增長21%。2006年全年華電國際新增權益裝機容量350.03萬千瓦,總權益裝機容量達到1169.78萬千瓦,同比增長43%。
在新增的高參數機組中,華能玉環電廠的兩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和華電鄒縣電廠四期擴建的兩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中的首臺機組進入兩公司發電機組序列,標志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參數大容量機組在國內得到實際運用;華電國際鄒縣電廠的超超臨界機組是世界上首臺單軸100萬千瓦機組,該機組的順利投運標志著國內電源設備制造和電廠管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與華能國際和華電國際類似,其他電力公司也將于今后2-3年投運大批高參數大容量新機組:大唐發電今后將投運的機組信息在其招股說明書中袒露無遺,長江電力收購母公司機組的進程或將加快,桂冠電力屬下龍灘、巖灘水電機組將于2008年前后陸續投運,黔源電力光照水電站機組將于2007-2008年投運運營,等等。
所有上述機組的不斷投運將在未來極大地提升上市公司經營業績。
整體上市賦予高增長預期
無論從資產規模還是從裝機容量上看,與集團母公司相比,電力上市公司的裝機容量和資產總額并不大,未來電力集團整體上市時對屬下上市公司注入資產的空間都十分巨大,被注入對象在資產總規模和運營資產規模上都將發生巨大飛躍。規模的巨幅擴張勢必導致其市值快速膨脹,在證券市場上的權重比將迅速上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加大,成為市場中重要的資產配置對象。屆時,“小象群舞”亦將對市場產生不小震動。
追隨兩類投資主線
國內電力企業市場價值整體被低估,我們認為給予水電類公司20倍PE、火電類公司15-18倍PE相對合理。電力上市公司股價向合理估值范圍回歸的過程,加上母公司持續不斷的資產注入和整體上市預期,將造就電力A股的黃金時代。
在電力股價值回歸和未來公司產能、資產持續擴張的進程中,選擇價值低估程度最高、增長潛力最大的龍頭上市公司作為投資對象,將分享國內電力行業和龍頭電力上市公司未來長期持續增長的碩果。
在未來國內經濟將繼續保持穩定高速增長、對電力仍將維持較高需求的預期下,我們給予電力行業增持的長期投資評級;對于五大發電集團和三峽總公司屬下龍頭上市公司,給予買入的投資評級。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