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贛州市信豐縣工業對縣財政收入貢獻率已超過三分之一,其中工業園區的快速發展十分搶眼:今年1~11月,園區新增入園項目90個,新增投產項目18個,新增實際資金15.1億元;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實現稅收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79.6%、82.4%、62.9%。
抓產業規劃
該縣按照可持續發展要求,找準比較優勢,規劃產業方向,把“低能耗、少用地、高產出”作為項目引進標準,確立新型建材、機械電子、礦產品精深加工、食品加工和現代輕紡五大支柱產業為園區建設發展方向,使園區產業規劃與全縣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城市發展規劃、環境保持規劃相銜接,并采取“一個支柱產業,由一位縣領導主抓,一個部門牽頭負責,一批服務人員跟蹤,相關部門密切配合,落實具體責任單位”的辦法,一月一調度,半年一檢查。
抓龍頭企業
信豐縣十分注重對龍頭企業的培育。一方面在土地、資金、信息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一方面制定獎勵政策,對年內完成稅收500萬元以上,增長比例達50%以上的稅收貢獻大戶,給予轎車作為獎勵。高飛數碼電子有限公司、集友日用品有限公司等10個企業的生產規模今年擴大了1倍以上。高飛數碼電子有限公司今年出口創匯可達3500萬美元以上,江西三點半軸制造有限公司一期建成后半軸年產值可達到2000萬元左右。
抓產業配套
該縣實施核心企業與配套企業同時引進方略,在引進一批優勢企業的同時跟進了一批配套企業,做到同步建設、同期生產,有效地促進了企業集群組合。圍繞機械電子產業,該縣依托高飛數碼電子有限公司,引進了振維電子、實豐電子、電路板廠等10家配套企業;圍繞礦產品精深加工產業,該縣充分發揮石灰石、稀土等資源優勢,吸引了不少上下游企業合資合作,促使產業鏈延伸。
抓服務效能
在為企業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中,該縣重點破解了園區企業招工和融資兩大難題。招工方面,一是大力推行“政府出錢買單,農民免費學技,企業按需用工”政策,今年園區相繼免費培訓技工五期共5000余人,為10個企業解決了用工燃眉之急。二是積極開展勞務合作,目前園區已吸引20余個省市區的5000余名外地籍員工。融資方面,采取銀企合作、召開政銀企座談會、銀企見面會等多種方式,不斷拓寬融資渠道。今年為華南包裝、亞太不銹鋼等10個企業融資近億元,大大緩解了企業流動資金緊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