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定格 老能源基地欲精彩轉身 |
(發布日期:2006-12-21) 來源:
中國工業報
|
![]() |
|
|
以煤炭、焦化、冶金、電力等傳統產業為支柱的山西工業經濟,“十一五”期間,將在做強做優“四老”傳統產業的同時,加快培育發展煤化工、裝備制造、材料和旅游業這“四新”支柱產業。山西省人民政府日前發布的《關于優化產業結構培育優勢產業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堅持鼓勵先進和限制落后兩類政策并重,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把培育壯大新興支柱產業作為主攻方向,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新興產業上,加快構建新型、多元、穩固的產業格局。
以先進裝備推動煤化工骨干項目發展
根據《實施意見》,山西將進一步完善煤化工技術路徑和產業模式,并發展一批國家級煤化工技術研發中心,培育一批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骨干企業,積極引導、推動新上一批煤化工骨干項目。采用世界先進工藝和技術裝備,高起點發展醛類、醋酸、二甲醚、烯烴、煤基合成油、BDO、聚乙烯醇、苯胺、MDA、已二酸、改質瀝青、延遲焦、針狀焦、復合肥等醇、炔、苯、肥、油下游深加工,特別是精細化工產品,形成橫向成群、縱向成鏈的煤化工產業集群,打造煤化工特色品牌,使山西成為全國最具代表性的煤化工基地。到2010年,全省煤化工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
重點發展帶動性強的整機產品和成套設備
裝備制造業將重點發展規模效應突出、帶動性強的整機產品和成套設備,積極發展資源深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產品。以建設重載車、特種車、專用車生產基地和以太重為龍頭的煤炭機械成套設備生產基地為依托,整合并提升裝備制造企業。要立足山西省機械制造基礎,大力發展重型機械、鐵路機械、紡織機械、基礎機械、環保設備等方面的優勢產品。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積極培育鑄件、鍛件、汽車發動機及零部件、不銹鋼制品和鋁鎂合金壓鑄件深加工等方面的產業集群。到2010年,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
培育新型特色材料生產基地
材料工業將依托資源和產業優勢,進一步加強研發創新,提高產品檔次,注重綜合利用,擴大市場份額,努力培育新型特色材料生產基地。優先發展綜合利用鋼渣、鎂渣、電石渣、粉煤灰生產水泥,鼓勵發展高標號特種水泥;以承重類產品為主攻方向,在粉煤灰、煤矸石富集區發展新型墻體材料;大力發展高端耐火材料、新型陶瓷材料、釹鐵硼磁性材料、高嶺土材料、納米材料、新型纖維材料等,到2010年新型材料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
做強做優四個傳統產業
“十一五”期間,山西將重點加強傳統行業宏觀調控,把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為資源配置合理、污染物排放達標的節約型、清潔型和循環發展型產業,進一步提高產業質量和效益。
加快煤炭基地建設,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和產業水平。到2010年,全省原煤產量和外調量分別控制在7億噸和5億噸左右。進一步提高煤礦裝備水平和集中度。到2010年,百萬噸以上礦井煤炭采掘機械化水平達到100%,60萬~90萬噸礦井達到80%,30萬噸礦井達到60%以上。
繼續整頓焦化產業。延伸產業鏈,加強污染防治。優化冶金工業。加快發展電力工業。到2010年,全省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4700萬千瓦。重點發展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率、環保型、節水型機組,提升電力行業的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到2010年高參數、大容量機組比例達到55%以上,逐步淘汰大電網覆蓋范圍內服役期滿、單機容量在10萬千瓦以下的常規燃煤凝汽發電機組和單機容量5萬千瓦及以下的常規燃煤小火電機組。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