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國家重大專項“油氣測井重大技術與裝備”項目通過可行性論證,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啟動實施。科技部、財政部、能源局三部委及項目設計方有關人員出席項目評審會并表示,通過項目實施,至“十二五”末,我國測井技術將整體邁進國際先進行列。
“油氣測井重大技術與裝備”是國家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65個子項目中的六個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攻關總目標是:在“十二五”末,形成EILog快速與成像測井裝備等5大測井系列,推出一套國際領先水平的大型一體化網絡測井處理解釋軟件,形成一批測井新方法,形成國際一流測井技術創新基地,申報135項專利。至2015年,實現我國測井技術整體上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在國際測井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據悉,該項目由中石油、中海油及各大石油院校聯合組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強強攻關團隊,圍繞“EILog快速與成像測井技術系列升級研究”等9個課題開展聯合攻關,責任共擔、利益共享。專項啟動后,中國石油測井有限公司(簡稱測井公司)作為項目責任單位,將以此為龍頭,借助國家平臺,加速推進科技創新工程,發展和完善以油氣評價為中心的測井系列技術,促進公司“十二五”期間持續有效較快協調發展,最終實現中國測井技術整體上進入國際先進行列的目標,為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會上,中科院院士、項目總計師賈承造對項目可行性報告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項目攻關目標明確、指標先進、方案落實、“產學研”結合、跨公司合作運行非常好,希望該項目成為重大專項的標志性項目。
目前,國際先進測井技術和裝備一直被國外大公司所壟斷,且對我國嚴密封鎖,只提供工程技術服務,不賣設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的油氣勘探進程。另外,測井前沿技術和核心技術用市場是換不來的,用金錢也買不到。為了不受制于人,我國石油測井企業亟需加大自主研發力度。
“希望通過重大專項的實施,到‘十二五’末取得標志性成果,并建成國際一流的技術服務公司。”會上,國家能源局油氣司司長張玉清對測井專家組的評審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目前,測井公司作為國內唯一集測井技術研發、制造、服務及資料處理解釋為一體的專業化公司,自2002年12月成立以來,經過7年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以油氣評價為中心的EILog測井系列,相繼推出了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的“3電2聲1核磁”成像測井裝備,打破了外國專業公司對測井領域核心技術的壟斷,推動國產測井技術進入了成像時代,并在西安高新區建成了亞洲最大的測井裝備研發制造基地,用自主創新為中國石油制造贏得了掌聲。
重大專項是為了實現國家目標,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和資源集成,在一定時限內完成的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確定了大型油氣田和煤層氣開發、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大型飛機設計與制造等16個重大專項。這些重大專項是我國2020年前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其中,“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項目作為國家16個科技重大專項之一,是唯一由企業負責實施的重大專項。中石油是牽頭組織實施單位。該項目完成后,將全面實現“6212”科技攻關目標,即形成6大技術系列和20項重大技術、研制10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裝備和建設22項示范工程,顯著增強我國油氣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理論和技術,為保障國家油氣安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