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iPad的問世可望帶動一波類似產品的風潮。而iPad不管是在硬件或人機接口的設計上,都與傳統電子產品截然不同,而這也可能為電子產品供應鏈帶來重大變化。
電子產品的設計一般都是從硬件著手,比方說先從主板(MB)相關零件,如印刷電路板(PCB)等著手,再考慮搭配的鍵盤、屏幕等操作工具。iSuppli總裁DerekLidow認為,iPad的設計方式卻是恰恰相反,先從屏幕、觸摸板等人機接口開始,再考慮電池續航力,最后才加入搭配的半導體產品。Lidow認為這就是iPad讓人感覺獨特、功能獨到的原因。
iPad2010年可望出貨710萬臺,2012年則可能達到2,010萬臺。龐大的銷售數字及背后的商機也讓iPad影響范圍擴大至蘋果公司以外。Lidow指出,雖然Google、微軟(Microsoft)、惠普(HP)等其他公司擁有與iPad類似的產品,但若想與iPad一較高下,這些公司就將iPad的獨特設計納入考慮。而面對iPad以人機接口為主的設計,未來幾年對電子產品供應鏈的廠商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在人機接口設計中勝出。
先從iPad最注重的人機接口來說,主要就是和面板、觸控屏幕組裝、相關電子零件相關的部分。iPad的零件中,最貴的部分就是由LGDis!play提供的面板模塊。其應用的廣角技術可能是IPS(In-PlaneSwitching)或AFFS(AdvancedFringeFieldSwitching)。LGDisplay擁有IPS專利,元太的子公司Hydis則有AFFS技術專利。另外愛普生(Epson)和未來將提供面板模塊的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都有可能成為這波iPad概念產品的面板供貨商。
在iPad中次貴的零件就是電容式(Capacitive)觸摸屏,其供應廠商為勝華。其他提供類似產品的還有和鑫、宸鴻、TouchInternational、洋華等公司。而在相關輔助零件方面,則又可分為觸控屏幕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MCU)和多點觸控面板用控制IC。其供應廠商分別為Broadcom和德儀(TI)。市面上其他觸控面板用控制IC供應?晹袖ynaptics、Cypress和Atmel。
不過在看到觸控屏幕還得由3個零件組裝而成,Lidow認為這表示iPad設計尚未臻完美。不過他預測未來iPad會應用使用集成3種功能的單一芯片,而能作到這點的廠商將是最后的勝出者。Lidow表示iPad替人機接口及相關廠商帶來新的競爭機會,面板廠商可能得更注重研發能力,好將觸控及其他人機接口功能整合進產品中,并積極申請專利、保護其發明。Lidow認為未來5年半導體業將會出現知識產權大戰。
在iPad電池方面,iSuppli另1位分析師AndrewRassweiler表示,電池是iPhone最弱的一環,而此次iPad已做出明顯改善,不但續航時間更長,在維修拆卸時也容易許多。iPad電池和電池組的供貨商分別為Amperex和順達。Rassweiler認為其他平板計算機(TabletPC)的供貨商很可能會模仿iPad,以電池為1項設計重點。
而在微處理器方面,雖然在iPad設計中并不是最重要的項目,不過iPad結合了A4芯片與繪圖芯片(GPU)的微處理器卻也有獨到之處,與一般筆記本電腦(NB)比起來,iPad的微處理器不僅耗電更低,所用空間也更小。該款ARM架構的微處理器是由蘋果在2008年購并的P.A.Semi公司團隊人員所設計,在?p上可說是iPhone、iPod產品的延伸。而在最近蘋果、Google購并芯片設計公司消息不斷之際,Rassweiler認為這也表示行動平臺的芯片設計將成為另1個供應鏈廠商應注意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