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二十冶承建的太鋼不銹鋼冷軋寬幅熱線工程12月3日開始負荷聯動試車,標志著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不銹鋼冷軋寬幅熱線工程只用10個月就基本建成,這是二十冶繼2250熱軋工程之后在太鋼工地創出的又一項世界最短工期記錄。
冷軋寬幅熱線是太鋼新建不銹鋼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是太鋼新建不銹鋼冷軋工程的第一個大項目,也是連接太鋼熱連軋和冷軋的關鍵工序。工程設計年產115萬噸多種規格的冷軋寬幅不銹鋼板卷,產品厚度為1.4mm-14mm、寬度為1250 mm-2100mm,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國內第一條不銹鋼冷軋寬幅熱線。工程由法國DMS公司、德國西門子公司、松德威克公司、UVK公司和日本中外爐公司承包,中國二十冶承擔施工。
工程特點:一是實物量大,廠房鋼結構7300噸,工藝鋼結構6000噸,設備量近6000噸,電纜570公里,混凝土9萬立方米;二是空間小,設備和管道主要集中在270米長、30米寬、37米高的29-47線的區域內,11層平臺上幾乎每一層都布滿了設備和管道,施工中沒有多余的設備堆放場地,設備到貨需要直接就位;三是工期只有10個月,平均每個月要完成約3000萬元的工作量;四是行車等資源緊張,作業人員只好24小時倒班作業,項目經理陳志輝大干期間每天帶頭坐鎮現場到凌晨一兩點。在這些特點中最主要的是工期之短前所未有,土建施工沒有準備時間,電氣安裝和調試工期幾乎為零,只能見縫插針,與其它工序穿插作業。為了實現業主提出的目標,為用戶創造商機和價值,二十冶加大投入,僅機械安裝就抽調700多人上陣;發揮“軋機之秀”的技術和管理優勢,優化施工程序,采用先進工藝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增設鋼結構和工藝結構制作網點,工程2月10日開始挖土動工,5月30日設備基礎施工完畢,4月15日開始立柱子,6月9日開始工藝結構安裝,8月1日設備安裝開始,10月15日單體試車,11月24日開始穿帶,12月3日負荷聯動試車,生產線全面進入冷運行,整個施工過程始終在網絡內運行,安全和質量處于受控狀態,進度比業主原定的合同工期提前了15天,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的目標,被稱為冶金建設史上的一個奇跡。
太鋼冷軋寬幅熱線的建成,對我國不銹鋼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進一步提升太鋼的國際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