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我國首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上周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各項運行參數達到設計標準,標志著我國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技術引進消化開發成功,我國電力工業技術裝備水平和制造能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正式步入鍋爐制造國際巨頭行列。
創出多項全國之最
這臺鍋爐安裝在華能集團浙江玉環電廠1號機組上。作為國家863計劃中引進超超臨界機組技術的依托工程,華能玉環電廠規劃裝機容量為4×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由哈鍋生產制造的這臺鍋爐創出了多項全國之最:主蒸汽壓力達到26.25兆帕,主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達到600攝氏度,是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運行參數最高的燃煤發電機組;在機組性能方面,熱效率高達45%,比亞臨界機組提高4%,比超臨界機組提高2%,單位發電煤耗為每千瓦時272.9克,比超臨界機組每千瓦時低7~11克,比亞臨界(60萬千瓦)機組每千瓦時低18克;機組設計采用低NOX燃燒器及日本三菱公司的先進燃燒技術,NOX排放更低;機組還具有良好的啟動運行和調峰性能,能夠滿足電網負荷的調峰要求,并在較大的負荷范圍(30%~100%額定負荷)內變壓運行。
挑戰新材料焊接工藝
華能玉環項目代表了我國目前裝備制造業和發電行業的最高水平。這個項目對我國鍋爐行業整體技術實力、制造實力是極為嚴峻的考驗。全新的爐型、全新的設計、全新的工藝,從技術準備到生產制造,可以說處處都是挑戰。其中四級過熱器出口集箱和主蒸汽管道用SA-335P122材料為國內首次應用,焊接難度很大。按照日方選定的焊接材料和工藝,根據哈鍋的設備情況,很難達到要求,并且焊接效率極低,無法滿足生產周期的要求。哈鍋立足自主創新,成立了攻關組,對P122材料的焊接工藝評定進行攻關。攻關組打破了日方原有焊接工藝和焊接材料的局限,大膽采用埋弧自動焊工藝和焊接材料,最終完成了三項關鍵的工藝評定,工藝評定結果全部合格。哈鍋在新材料焊接工藝方面的創新,帶動了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了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生產制造的國產化進程。
玉環1號機組鍋爐順利投運,標志著哈鍋在國內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鍋爐領域率先實現突破,也標志著哈鍋已完成了從亞臨界向超臨界、超超臨界鍋爐生產的轉型,具備了大批量生產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