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廣州12月4日訊記者冒浩文報道:12月2日至4日,來自華東地區數十所高校的基礎力學的近百名專家教授匯集這里,舉行基礎力學應用研討會(廣州論壇)。重點議題之一就是煤礦安全工作。與會專家教授表示,煤礦生產不能忽視安全科技。
國家煤炭工業協會第一副會長濮洪九表示,我國煤礦事故率1—9月份與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數下降42%。但10月和11月事故率上升,國慶節以來,煤礦事故總量上升,重特大
事故發生的頻率加快、周期縮短。
與會專家表示,煤礦安全領域目前尚有一些未知的問題,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基礎研究方面,當前最迫切的就是要在煤礦瓦斯爆炸突發事故的生成機理和預測控制上,找到科學的答案;在實用技術方面,倉儲式、放頂煤的安全開采技術尚需改進。同時,還要完善煤炭工業技術政策,修訂技術標準;加強企業技術管理,提高煤礦科技水平。在科技攻關尚未取得滿意成果之前,煤礦生產實踐中要強化安全措施,必須堅決糾正超強度開采和超能力、超定員生產,存在動力現象的礦井,采面推進寧慢勿快。
不少專家在研討會上提出,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統一數據庫收集全礦生產和安全參數,預警災害。據了解,目前中國大中型礦山企業已建成不同層次的管理信息系統,其中煙臺東海海底煤礦已實現全自動無人開采。
據悉,2010年我國的煤炭消費將達到22億噸以上。按照“十一五”規劃,中國將有序發展煤炭,規劃建設13個大型煤炭基地,到2010年,13個大型煤炭基地產量將達到17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要達到80%左右。
來自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的官員表示,目前我國煤炭工業及煤礦安全問題受到國家高層的重視,除了制定相關能源方針、盡快落實由12個部門單位組成的“煤礦瓦斯治理部際協調領導小組”的各項職責和任務之外,國務院預計用8至10年時間構建一個新型煤炭工業體系,并制訂山西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試點方案。
該官員透露,在煤炭能源清潔利用方面,我國第一條煤制油直接液化生產線目前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底建成,后年初調試并進入工程試驗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