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17日,科學技術部基礎研究司在武漢組織召開了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建設計劃可行性專家論證會議,科技部程津培副部長和湖北省郭生練副省長出席了會議。論證專家組由13名國內光電領域知名專家組成,組長由周炳琨院士擔任。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張先恩司長、教育部科學技術司謝煥忠司長、武貴龍副司長及湖北省、武漢市相關同志也參加了會議。
專家組聽取了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教授代表依托單位和組建單位所作的報告,聽取了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常務副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王延覺關于實驗室建設計劃和籌備進展工作的報告,考察了實驗室。專家組經過認真討論,一致同意通過實驗室建設計劃。
專家組認為,國家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漢是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化的基地,光電子科學與技術是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內極具生命力的領域之一。從國家科技發展戰略高度出發,在武漢建立和建設光電國家實驗室是非常必要的。依托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和組建單位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中船重工集團717研究所、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有著長期合作研究的基礎,有明顯的優勢互補。通過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的建設,進一步整合了相關研究力量和資源,為該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這四家組建單位在“武漢中國光谷”的背景下建立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體現了產學研相結合、軍民結合、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為進一步加快該實驗室(籌)的建設,專家組建議:該實驗室(籌)應不斷深入研究國家對光電子領域的戰略需求與國內外發展趨勢,探索和實施能促進研究人員發揮和提高創新能力的管理機制,增強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的能力,逐步形成該實驗室在光電子研究領域的引領作用。
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是科技部于2003年11月批準籌建的5個國家實驗室之一,主要研究領域是信息光電子、光子輻射和探測、能量光電子和生物醫學光子學等。該實驗室現有研究人員240多人,總建筑面積為4.5萬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