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廣州亞運會的日益臨近,建設快速高效的現代交通體系越來越受到重視。記者近日獲悉,廣州市要在2010年前建成快速公交(BRT)網絡,首條快速公交試驗線將在中山大道推行。
車速是普通公交的兩倍多
據介紹,目前很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沈陽、杭州、深圳等都建快速公交系統來改善城市交通,廣州首條快速公交試驗線不久也將在中山大道推行,以后行駛在天河立交至車陂段的公交車速度將顯著加快。數據顯示,中山大道崗頂天橋是天河最大的交通黑點,高峰小時客流中至少有2萬人次乘坐公交車,高峰時段堵車嚴重。
有關部門表示,采用快速公交系統后,車速可從現在每小時13公里提高到31公里至38公里,提高兩倍多。屆時,每天約有50多萬乘客受惠,“也就是說從天河立交到車陂段,如果以前正常行駛要20分鐘的話,快速公交建成后只需要8-9分鐘。”
改良公交一車能載兩百人
專家介紹說,快速公交系統有三大優點:一、速度快。運行在專用車道空間上,可避免阻塞風險,運營速度可達普通公交的1.5-2倍;二、運量大。采用絞結式專用公交車輛,容量是普通公交車的2~3倍,運輸能力與中運量的軌道交通(輕軌)相當,“每車能裝得下兩百人”。三、運行準點可靠。配備智能化的車輛調度和信息服務中心,保障運行準點、可靠、安全。
此外,專家還表示,快速公交系統建設周期短,一般能在1-2年的時間內建成,大大短于軌道交通3-6年的建設周期。建設費用也較低,只有軌道系統的1/10-1/20,通常建設一公里軌道交通的投資,可以用來建設十至二十公里的快速公交系統。
廣州亞運會前將建成3條
廣州市市長張廣寧表示,2010年第16屆亞運會日益迫近,廣州應重點解決道路擁堵問題,加快推行快速公交系統,力爭在2010年亞運會前全面提高交通通行能力。他說,“要實現快速公交系統與地鐵的無縫對接,讓市民一出地鐵站就可以坐上公交車”。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2010年前,廣州將建設3條快速公交。三條線路分別是中山八路——會展中心,長17.7公里,設16站;南方醫院——振興大街,長14.2公里,設18站;天河客運站——黃埔,長19.9公里,設立22個站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