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緣材料迎大考,環保見效尚需時日 |
(發布日期:2006-11-26) 來源:
中國工業報
|
![]() |
|
|
《中國工業報》消息:2006年初,當我國電氣企業剛剛習慣歐盟《廢棄電氣電子設備指令》,忙于應付《關于在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時,8月,歐盟又發出了第三道綠色屏障--《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指令》,并宣布將于明年8月正式執行,給出口大戶的中小電機、蓄電池、電線電纜、工業鍋爐、電動工具等行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在眾多電氣行業中,絕緣材料作為產品的原材料是最容易超標的部分,它大量含有超標鉛化物約20多種,汞、鎘、六價鉻就存在其中。
發電、輸變電及配用電設備及裝置是否達標,絕緣材料的技術水平、質量、可靠性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水輪發電機、汽輪發電機等發電設備,變壓器、電容器、電線電纜等輸變電設備中都有大量應用;中小電機、蓄電池、電線電纜、工業鍋爐、電動工具也都是絕緣材料使用大戶。
如何解決絕緣材料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質一直是電氣各行業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有專家認為,如果能成功剔除絕緣材料中的"污染"元素,那么眾多電氣產品將更容易通過歐盟所設下的層層關卡。
近來,電子電氣各個行業陸續收到歐美和日本等國發來的限制出口通知單,明確禁止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和多溴二苯醚等6種物質在設備中使用。專家認為,廣泛應用于電子電氣絕緣材料開發避開6種或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質的環保型原材料已成當務之急。有統計數據分析,我國絕緣材料出口所含有害物質,約占出口總量的25%~45%,這預示著新型環保材料研發的時間表必須提前。
目前,為了應對市場所帶來的變化,我國骨干企業對無鹵阻燃型覆銅板、無鹵阻燃型電工塑料、無鹵阻燃型絕緣漆等類型的研究,以及取代6種物質以后絕緣材料制造工藝的研究正不斷加速。
近年來,很多企業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研制開發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產品,并已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東材企業集團公司承擔的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交流變頻電機專用屏蔽漆包線漆,突破了耐電暈漆包線漆制備的關鍵技術,
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節能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其研制開發的電機專用聚酯薄膜,主要性能達到或接近美國杜邦公司MO型聚酯薄膜水平。
桂林電器科學研究所承擔的家電控制器件用阻燃塑料的研究已通過驗收,并建成生產能力為1500噸/年的生產線;其成功研制的家電控制器件用阻燃塑料PT-310,已通過美國UL實驗室的安全認證,填補了國內空白。招遠金寶電子有限公司攻克高純度電解液制備技術、高品質毛箔制造技術等技術難題,形成了一整套高檔電解銅箔生產技術,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立開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CTI玻璃纖維基覆銅箔層壓板,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深圳長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制開發的全縮型電力電纜附件,居全國領先水平,已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絕緣材料行業的產量、質量逐年有所提高,環保型、改進型絕緣材料產品層出不窮,但仍然存在層壓板市場無序、低價競爭等問題。蘇州巨峰絕緣材料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說,其實,我們企業能夠生產符合歐盟指令的原材料,但對于中國的電機企業來說價格太高,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在短時間根本承受不起。
經分析預測,我國要用兩至三年的時間開發替代品,研究新的工藝技術,解決大部分產品的替代以及替代后的工藝技術問題,而要完全熟悉應用技術并將其完善化還要更長的時間。技術方面的問題有望在兩至三年內基本解決,但由此引起的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下降的問題將要到2010年左右才能全部解決。而開發替代品所引起的成本費用要在逐年的成本中分攤回,過快的分攤回收必定引起客戶方面帶來的阻力,形成競爭力下降的惡性循環。
雖然這樣的過度還需要一定時間,但可以肯定的是,基于環保的要求,我國絕緣材料行業今后一個時期,將進行鹵素、鈷、鋇、錫、砷、硒等化合物及有毒有害物質替代品的研究,以期待在電氣電子產品供應配套絕緣材料或在對世界各國出口時占據主動地位。
我國許多絕緣材料生產企業通過提高管理水平和轉變經營機制,不斷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了新產品開發與推廣工作,一批新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逐步占領市場。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